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5.51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位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描述物體運動時位置變化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如物體運動後又回到原點,則其位移為零。
應變位移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材料中的一點P在變形前之座標記作xi(x1,x2,x3)(相對於固定之x1,x2,x3軸),同樣的點P在變形之後的座標記作ξi(ξ1,ξ2,ξ3)(亦是相對於固定的x1,x2,x3軸)。變形前兩相鄰點P與Q的應標分別為xi及xi+dxi,PQ長度為dS0;變形後,此二點分別記作P'及Q',座標為ξi及ξi+dξi,P'Q'長變為dS。P點的位移向量為ui,則:
   
  明顯地,dS2及dS02是剛體運動中充分且必要之條件。因此,dS2-dS02所代表的差值可以作為應變的量測方式。由以上幾式,可得:
   
  式中,張量 ij定義為 i...
位移向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直角座標為例,空間中任一點(x,y,z)之位置可用原點至該點之直線連線向量r表之:
  
  上式,r稱為位置向量(position vector);i、j、k為基向量(basis vecotrs),大小均為 1,方向分別朝x、y、z軸正向。若一質點由A點移至B點,其位移向量定義為
  
  上式,rA=xAi+yAj+zAk,rB=xBi+yBj+zBk分別為A、B兩點之位置向量。
高差位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航攝像片上因地面高低起伏不平所引起之像點位置移動。此項像點位移常在以像底點為中心之輻射線上移動,高於像底點者向外(向像片邊緣)移,低於像底者向內(向像片中心)移。又稱高程投影差。
位移梯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移梯度,即為位移向量之梯度;以數學式可表為▽u,其中▽為梯度運算子而 u 為位移向量。位移梯度本身為二階張量,其在直角座標中,第ij個分量為(∂ui)/ (∂xj),其中ui為u在i方向之分量;xj為直角座標在j方向之座標。在線性應變理論中,應變張量和位移梯度直接相關:
  
  式中εij為應變張量在直角座標中的第ij個分量。
位移分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學名詞。在平面或空間中測量的位移係以二維或三維向量來表示,例如二維可以 、 方向,三維可以 、、 方向來表示,而各維(方向)之值即為位移在該方向之分量。
位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學名詞。一物體沿著一旋轉軸旋轉,該物體在開始的位置與最後的位置之間較小的夾角,即為角位移的大小。
位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粒子或一物體,當其在運動時,將因不同時刻而會有不同的位置。若將兩不同時刻所在的位置座標予以相滅時,即可得到該粒子或物體的位移量:
力學名詞。線位移是一個向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其是指一個從事線運動的物體從起點移至終點之間的直線距離,並加上方向的敘述。
反對稱位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對稱的結構物,如其所受的外力為反對稱,則所產生的位移呈反對稱,稱為反對稱位移。一個對稱結構若承受任意載重時,吾人通常可將其變為對稱載重與反對稱載重的組合,如圖所示,再利用對稱與反對稱特性分別求其解後再予疊加。
相對位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A與B為空間之兩質點,如兩質點自同一點O出發,當質點A自O點運動至C點時,其位移為r;質點B亦同時自O點運動至D點,其位移為rB;以上兩者之位移為絕對位移。然後自D點觀察C點時,稱DC之位移為質點A對質點B之相對位移rA/B,由三角關係可得下列公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