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68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作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蠶吐絲結繭成蛹。唐.王建〈簇蠶辭〉:「蠶欲老,箔頭作繭絲皓皓。」宋.歐陽修〈鎮陽讀書〉詩:「有似蠶作繭,縮身思自藏。」
2.比喻出仕為官。《通俗編.禽魚》引《朝野僉載》:「王顯與文皇帝有舊,帝微時嘗戲曰:『顯抵老不得作繭。』及登極而顯謁,因奏曰:『臣今日得作繭耶?』帝笑曰:『未可知也。』召其三子,皆授五品官,顯獨不及。」
3.比喻婦女懷孕。《聊齋志異.卷七.小翠》:「昔在家時,阿翁謂妾抵死不作繭。今親老君孤,妾實不能產,恐誤君宗嗣。」
作繭自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蠶吐絲結繭,將自己包裹於內。語本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燭蛾誰救活,蠶繭自纏縈。」後比喻人做事反使自己陷入困境。如:「當初他為了邀功,把所有的事全攬在身上,如今出了問題,責任只能一肩扛,真是作繭自縛!」
作繭自纏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作繭自縛」。見「作繭自縛」條。
老蠶作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年老仍奔波勞碌,不得安閒。宋.蘇軾〈石芝〉詩:「老蠶作繭何時脫?夢想至人空激烈。」宋.劉攽〈劉五草蟲扇子〉詩:「老蠶作繭意自了,露蟬孤嘒殊淸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蠶在變成蛹之前,吐絲結成白色或黃色的橢圓形物體。如:「蠶繭」、「吐絲成繭」、「抽絲剝繭」、「作繭自縛」。《禮記.祭義》:「世婦卒蠶,奉繭以示于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起、振起。如:「振作精神」、「鼓聲大作」、「興風作浪」、「一鼓作氣」。
製、做。如:「作文」、「作畫」、「作惡多端」。
成為、當做。如:「認賊作父」、「看作英雄」。
裝出、表現出。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舉行、進行。如:「作戰」、「作簡報」。
文學藝術方面創作的成品。如:「名作」、「佳作」、「傑作」、「大作」。
作揖:拱手行禮。如:「打躬作揖」。
作料:烹調食物所加的調味材料,如鹽、醋、醬油等。如:「這道菜作料放太多了,反而失去了原味。」
裹足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停滯不前、故步自封、作繭自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鱗翅目蠶蛾科和天蠶科昆蟲的通稱。能吐絲,以環節蠕動,胸腹及尾有六對腳,食桑葉。自幼蟲成長,必蛻皮數次,每次三、四日,經三、四次後,作繭變蛹,化為蛾。
破繭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繭變蛹後,化蛾破繭的過程。今多用以指事情真相大白。也用來比喻掙脫束縛或突破困境。如:「她終於破繭而出,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作法自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法自斃」之「斃」,典源作「敝」。「敝」,義同「斃」。自己訂立的法規,反而使自己受害。比喻自作自受。語本《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 △「作繭自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