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4.82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作纛旗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纛旗,軍中主帥的旗幟。作纛旗兒指當家主事的人。《兒女英雄傳》第一二回:「你這事雖不在行,到底還算個作纛旗兒。如今你又出來了,這怎麼樣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氂牛尾或雉尾為裝飾的大旗,古時多用在喪葬大事及顯貴人家。《周禮.地官司徒.鄉師》:「及葬,執纛以與匠師御柩而治役。」
2.舞者所持的羽毛。《爾雅.釋言》:「纛,翳也。」邢昺疏引孫炎曰:「纛,舞者所持羽也。」
3.軍中的大旗。《周書.卷一七.列傳.劉亮》:「亮乃將二十騎,先豎纛於近城高嶺,即馳入城中。」
(一)之又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起、振起。如:「振作精神」、「鼓聲大作」、「興風作浪」、「一鼓作氣」。
製、做。如:「作文」、「作畫」、「作惡多端」。
成為、當做。如:「認賊作父」、「看作英雄」。
裝出、表現出。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舉行、進行。如:「作戰」、「作簡報」。
文學藝術方面創作的成品。如:「名作」、「佳作」、「傑作」、「大作」。
作揖:拱手行禮。如:「打躬作揖」。
作料:烹調食物所加的調味材料,如鹽、醋、醬油等。如:「這道菜作料放太多了,反而失去了原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嬰兒」、「幼兒」、「兒童」、「兒戲」、「小兒科」。
年輕人。如:「中華健兒」、「三軍健兒」。
男孩子。如:「兒子」、「男兒當自強」。
兒女的總稱或自稱。如:「吾兒」、「不孝兒」。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後,構成衍聲複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沒有意義。如:「花兒」、「那兒」、「老頭兒」、「慢慢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布帛製成,畫有紋飾的標誌。如:「國旗」、「錦旗」、「軍旗」、「令旗」。
清朝滿州部屬的編制。如:「八旗」。
指和滿族有關的。如:「旗人」、「旗袍」、「旗裝」。
纛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帥的大旗。《六部成語註解.兵部》:「纛旗:元帥之大旗曰纛旗。」《三國演義》第四九回:「瑜令捉至江邊皂纛旗下,奠酒燒紙,一刀斬了蔡和,用血祭旗畢,便令開船。」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