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83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去」相反。如:「來人」、「往來」、「來日方長」、「來來去去」。
表有餘或不足,常用於量詞或數詞之間。如:「十來歲」、「三十來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前往。與「來」相對。如:「去上學」、「去餐廳吃飯」。
離開。如:「去世」、「去留」、「去國」。
差距、距離。如:「相去不遠」、「去古已遠」。
送、發出。如:「去信」、「去函」、「去電報」。
除掉。如:「去官」、「去勢」、「去蕪存菁」、「去掉一層皮」。
剛過的。如:「去年」、「去日苦多」。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聲清而遠,古四聲中的第三聲,今在國音聲調中則為第四聲。如「送」、「效」、「勁」、「願」等字。
助動詞。表示事情的進行。如:「前去」、「任他說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緣故、事情的原由。如:「原因」、「起因」、「前因後果」、「事出有因」。
由於某種緣故。如:「因為」、「因故」、「因小失大」、「因公出差」、「艱困的生活因而改善。」
順應。如:「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因陋就簡」。
承襲、沿用。如:「因循」、「因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所結的實。如:「果實」、「水果」、「蔬果」。
事情的成效或結局。如:「成果」、「惡果」、「自食其果」、「前因後果」。
堅決。如:「果決」、「果敢」、「果斷」。
確實、的確。如:「果然」。
假如、假若。如:「如果」。
飽足。如:「果腹」。
來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來的目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主人王老兒見金老揖坐了,問其來因。」
2.緣由。事情的始末。《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出》:「占斷東甌盛事,諸宮調唱出來因。廝羅響,賢門雅靜,仔細說教聽。」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