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5.63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修習實踐。《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嚴彭祖傳》:「凡通經術,固當修行先王之道。」
2.學佛、學道。《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因為丈夫死了,覺得自己是個未亡人,沒得什麼意興,拿了個修行念頭。」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老師只管指點門路,真正學到本領,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如:「俗話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只能提點門面功夫,最重要的訣竅還是要靠你自己去體會。」
束身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束自身,修養品德。三國魏.阮籍〈大人先生傳〉:「心若懷冰,戰戰慄慄,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擇地而行,唯恐遺失。」
公門之中好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官府內做事的人,比較方便隨時行善助人,修成正果。也作「公門裡好修行」、「公門修行」。
半路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半路出家」。見「半路出家」條。01.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卷二二.俚詩有本》:「晚喜作詩,自稱半路修行,語多率易。」
公門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府審案,操縱生殺大權,官吏若能行善助人,必可修成正果。《聊齋志異.卷一○.席方平》:「祇宜公門修行,庶還落蓐之身;何得苦海生波,益造彌天之孽?」也作「公門裡好修行」、「公門之中好修行」。
帶髮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剃度而在寺院修行。《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外有一個帶髮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
恨苦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痛苦修行。《西遊記》第二○回:「我受了菩薩的戒行,又承師父憐憫,情願要伏侍師父往西天去,誓無退悔。這叫做『恨苦修行』。」
公門裡好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人們認為官府內的官吏審理案件,可操縱人民的生死大權,因此在官府內做事的人,比較便於隨時行善助人,修成正果。《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我們公門裡好修行,所以通個信給他,早為料理,怎肯壞這個良心?」也作「公門修行」、「公門之中好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駕駛。如:「行車」、「行駛」。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將要。如:「行將就木」。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