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0.07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倉頡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秦李斯撰,一篇。為統一文字,罷去一切與秦文不合的文字,將大篆省改作小篆的字書。漢.許慎〈說文解字序〉:「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也作「蒼頡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用字。如:「倉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首尾完整的文章。如:「篇章」、「詩篇」、「千篇一律」、「憤而成篇」。
書籍的部分單位。如:「上篇」、「下篇」、「第六篇第五章」。
量詞。用於計算文章或詩作的單位。如:「一篇論文」、「詩三百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儲藏穀糧、貨品的建築物。如:「穀倉」、「倉庫」、「貨倉」、「糧倉」。
倉卒、倉皇:匆促、慌亂的樣子。
倉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人名。生卒年不詳。相傳為黃帝史官,為漢字的創造者。然文字不可能是一人所獨創,應是先人逐漸積累而成,故倉頡可能是因整理文字而著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跡,知分理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
揚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53~西元18)字子雲,本作楊雄,西漢成都人。其人口吃而博學深思,少喜作賦,多仿司馬相如,後薄之而不為,於是作《太玄》以擬《易》,作《法言》以擬《論語》,仿《倉頡篇》作《訓纂》,仿《虞箴》作《州箴》。
訓纂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漢揚雄撰,是關於文字的書。全書斷六十字為一章,共三十四章,計二千零四十字。今已亡佚。《玉函山房輯佚書》收有輯佚本。〈說文解字序〉:「黃門侍郎揚雄采以作訓纂篇,凡倉頡已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清.段玉裁.注:「此謂漢初倉頡篇衹有三千三百字也。……此謂雄所作訓纂,凡三十四章,二千四十字。合五十五章,三千三百字,凡八十九章,五千三百四十字也。」
李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08)字通古,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人。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後受秦始皇重用,入秦為相。主張廢封建,定郡縣,行禁書令,統一文字,變籀文為小篆。並曾與趙高、胡母敬等,整理當時通行的秦文,寫成《倉頡篇》七章。後為趙高所害,腰斬於咸陽市。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