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18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倘來之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意中得到的或非本分所應得的東西。參見「儻來之物」條。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三折:「忠孝是立身之本,這錢財是倘來之物。」《二刻拍案驚奇》卷八:「贏時節道是倘來之物,就有粘頭的、討賞的、幫襯的,大家來撮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如。如:「倘若」、「倘或」、「倘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去」相反。如:「來人」、「往來」、「來日方長」、「來來去去」。
表有餘或不足,常用於量詞或數詞之間。如:「十來歲」、「三十來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訪求。如:「物色」。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物理:A>事物之理。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儻來之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意外得到的東西。語本《莊子.繕性》:「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者也。」後喻不應得而得或非本分所應得的東西。也作「倘來之物」。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