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偢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會、探問。《董西廂》卷三:「沒個人偢問,酩子裡忍餓。」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三折:「倚仗著千兩金,萬兩銀,見一等窮相識並不偢問。」也作「瞅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出心中的疑難請求別人回答。如:「問答」、「請問」、「問路」、「發問」。
為表示關切而探望、拜候。如:「慰問」、「訪問」、「問候」、「問訊」。
審訊。如:「審問」、「問案」。
責備。如:「責問」、「興師問罪」。
干涉。如:「不聞不問」、「我的事請你不要過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理睬。同「瞅」。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端的個有誰問,有誰偢?」《儒林外史》第六回:「姑奶奶平日只敬重的王家哥兒兩個,把我們不偢不倸。」
瞅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會、探問。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折:「他肩將那柴擔擔,口不住把書賦溫,每日家擔林過澗誰瞅問。」也作「偢問」。
酩子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暗地裡。《董西廂》卷三:「從自齋時,等到日轉過,沒個人偢問,酩子裡忍餓。」元.曾瑞〈一枝花.銀箏暗麝塵套.二煞〉:「揀一個可意的冤家,酩子裡由伊驅駕。」也作「閔子裡」、「冥子裡」、「瞑子裡」。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