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7.99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小偷、竊賊。《晉書.卷八○.王獻之傳》:「夜臥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盜物都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不正當的手段取走他人的財物。如:「偷錢」、「偷竊」、「偷雞不著蝕把米。」
偷取別人財物的人。如:「小偷」、「神偷」。
暗地裡。如:「偷看」、「偷溜」、「偷吃」、「偷襲」、「偷偷摸摸」。
苟且敷衍。如:「偷生」、「偷安」。
抽空、挪出時間。如:「偷空兒」、「忙裡偷閒」、「偷得浮生半日閒。」
暗中與人發生男女關係。如:「偷情」、「偷漢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道德兩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發展的程度。對海先生偷藥救妻的故事,可以從三個不同的觀點來判斷海先生偷藥行為的對與錯。如果單純從“偷人家的東西”或“破壞人家的窗子”的觀點看,海先生是錯的。如果單純從“救人性命重於一切”的觀點看,海先生的做法是對的。如果單純從“藥商沒有同情心”的觀點看,海先生的作法也可能被視為是對的。柯爾伯格就是根據受試者對類似道德兩難問題的回答與解釋,轉化為分數,然後按分數由低而高以年齡為準,劃分為三期六階段,用以表示人類道德的發展。 三期六階段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道德兩難英文關鍵字:moral dilemma 參考資料張春興著。教...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直到現在這種打人的現象,在我們部隊裡還未徹底肅清」(這篇發言的起因是1位警衛連長為了懲罰1個戰士偷人民的東西,犯了打人的錯誤)。中國國民黨國軍的打屁股處罰,在曾參軍的蔡文甫、王鼎鈞等作家的回憶錄裡都有相關記述(詳見王鼎鈞回憶錄《關山奪路》;蔡文甫回憶錄《天生的凡夫俗子》)。王鼎鈞回憶打屁股處罰時「朝這人的口中塞一塊軟木,防他因疼痛咬斷舌頭,又在他小腹底下墊一個枕頭,防他疼痛時擠破睪丸。」拳打、掌摑、腳踢在國民黨軍中非常盛行,王鼎鈞回憶(上級)「管打耳光叫燒餅,管拳頭叫麵包,管腳踢叫火腿」。 日本大日本帝國時代,打屁股...
菱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常以菱花為銅鏡背面的圖案,故稱鏡子為「菱花」。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齣:「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齣:「兩個在那裡交扣丁香,並照菱花。」
花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婦女的額飾。唐.白居易〈長恨歌〉:「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齣:「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
彩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美麗的頭髮。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齣:「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
沒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想到、突然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齣:「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
偷漢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婦女與人通姦。《水滸傳》第二四回:「那婆子便道:『好呀!好呀!我請你來做衣裳,不曾叫你來偷漢子!』」也作「偷漢」、「偷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