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6.82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僧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人所穿的衣服。唐.綦毋潛〈過融上人蘭若〉詩:「山頭禪室掛僧衣,窗外無人溪鳥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尚,出家修行的男人。如:「僧侶」、「僧人」、「貧僧」、「老僧入定」、「僧多粥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身上穿的,用來蔽體禦寒的東西。如:「毛衣」、「雨衣」、「豐衣足食」。
包在物體外的東西。如:「糖衣」、「書衣」。
苔衣、地衣:指苔蘚等延貼地面、岩石或樹皮上生長的隱花植物。
衣缽:原指佛教徒傳承的信物,後泛指師父傳給弟子的學問或技藝。如:「衣缽相傳」、「承其衣缽」。
文言動詞。穿著。如:「衣錦還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僧衣。《儒林外史》第八回:「自此更改姓名,削髮披緇去了。」
袈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法衣、僧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僧衣。唐.戴叔倫〈寄贈翠巖奉上人〉詩:「挂衲雲林淨,翻經石榻涼。」《紅樓夢.第二五》:「破衲芒鞋無住跡,腌臢更有滿頭瘡。」
鋪眉蒙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眉垂眼。《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小和尚引了進去,當家的老和尚出來見,頭戴玄色緞僧帽,身穿繭紬僧衣,手裡拿著數珠,鋪眉蒙眼的走了出來,打個問訊,請諸位坐下。」《九尾龜》第七九回:「等了一會,已經午後,方見己生睡得鋪眉蒙眼的,披著衣裳,靸著鞋子,口中不住的打著呵欠,走了出來。」
百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很多補綴的衣服。常指僧衣。唐.皇甫冉〈題昭上人房〉詩:「沃州傳教後,百衲老空林。」唐.白居易〈戲贈蕭處士清禪師〉詩:「三杯嵬峨忘機客,百衲頭陀任運僧。」也稱為「百衲綻衣」、「百衲衣」。
壞色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袈裟。僧尼避用紅、黃、青、白、黑五種正色,因此僧衣以其他雜色染成,故稱為「壞色衣」。
數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徒修行時用來計數的珠串。《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錢贈年少》:「把他房奩和我的家私,都搬將去,便捉我下左軍巡院拷問,要這一百單八顆數珠。」《儒林外史》第二八回:「頭戴玄色緞僧帽,身穿繭袖僧衣,手裡拿著數珠,鋪眉蒙眼的走了出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