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介詞:A>在。如:「寫於臺北」、「舟行於海」、「生於斯,長於斯。」B>對。如:「於你有利」、「於事無補」。C>給。如:「嫁禍於人」、「還政於民」。D>表比較。如:「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E>由、從。如:「取之於民」、「取之於社會」。F>表被動。如:「貽笑於人」。G>向。如:「求助於人」、「問道於盲」。>到、至。如:「聲聞於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際常理,特指長幼尊卑之間的關係。如:「人倫」、「倫理」、「倫常」、「天倫」。
輩、類。如:「不倫不類」、「無與倫比」、「領先群倫」。
條理、次序。如:「語無倫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僭越、超過。如:「僭儗」。《漢書.卷四七.文三王傳.梁孝王劉武傳》:「出稱警,入言蹕,儗於天子。」《新唐書.卷二四.車服志》:「武德四年,始著車輿、衣服之令,上得兼下,下不得儗上。」
2.比擬。通「擬」。《禮記.曲禮下》:「儗人必於其倫。」《漢書.卷二九.溝洫志》:「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饒,儗於巴蜀。」
3.摹仿、仿照。《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傳下.高駢傳》:「新聲度曲,以儗鈞天。」宋.陸游〈秋晚歲登戲作〉詩:「菊花香滿把,聊得儗陶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