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65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兄弟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志願團體會員組織,通常具有互助的功能。
基督教兄弟會的教育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教兄弟會於一六八四年,由拉沙爾(Jean Baptiste de La Salle, 1651~1719)創立;這個教會的最大特徵,是以苦行主義的靈修精神著稱,以積極推展教育事業,達成培植教會人才及教化世人的目的,樹立其反宗教改革的新形象。該會辦理教育事業,不同於當時其他的教派,它辦學嚴格,教育系統完整,又創設一所師範學校,注重師資的培育。
  該教會辦理教育的重點,注重小學教育;在穩固小學教育之上,擴大至中等職業教育,再向上發展至中學及學院的高等教育。該會辦理初等教育之始,旨在提供農工階級貧苦兒童的免費教育,發揮教會的精神與特質。其次為適應當時社會實際需要及教化世道人心,又...
兄弟會、姊妹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兄弟會、姊妹會是大專院校學生所組成的一種社團,有聯誼性、榮譽性和專業性三種不同的性質。兄弟會由男生組成,女生組成者稱姊妹會;有的會則男女兼收。二會的英文字源是拉丁字frater「為了兄弟」和soror「為了姊妹」。每個兄弟會或姊妹會都有由幾個希臘字母拼成的會名,因此稱為「希臘字母會」,其字母通常是該會祕密座右銘的第一個字母。
  聯誼性的兄弟會源於美國的殖民地時期,當時兄弟會提供住宿給離家念書的遊子。大部分早期的兄弟會是以互助會、文藝或辯論社團為主;十九世紀美國高等教育擴張,在一八四○年代逐漸伸展其勢力。其中最負盛名,也最早以希臘字母為會名的是PHI BETA KAPPA,此會發...
共同生活兄弟會學校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生活兄弟會學校制度,是指宗教改革(Reformation)以前,北歐地區(荷蘭)由共同生活兄弟會(Brethren of the Common Life)所採行的學校制度。宗教改革以前,北歐地區對宗教及教育最具影響力的因素,是共同生活兄弟會的工作。
  該會由荷蘭人格魯特(Gerhard Groote, 1340~1384)所創立。他畢業於巴黎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認為對基督慈愛的需要、對〔聖經〕(Holy Scriptures)知識的需要、對科學而非形式經院學派(Scholasticism)的需要,以及有效掌握拉丁文及荷語,是共同生活兄弟自立更生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合。如:「會齊」、「會合」、「會商」、「會談」。
多數人的集聚活動。如:「茶會」、「晚會」、「紀念會」、「里民大會」。
團體、組織。如:「工會」、「商會」、「同鄉會」。
都市。如:「省會」、「都會」。
見面。如:「會面」、「會見」。
了解、領悟。如:「意會」、「體會」、「會錯意」、「心領神會」。
能。如:「他會游泳。」、「只要努力,理想一定會實現。」
可能。如:「他會去嗎?」、「會不會他已經先走了?」
時機。如:「機會」。
會計:A>管理財務帳目。B>負責管理財務帳目工作的人員。如:「她在一家私人公司擔任會計。」
一會兒:片刻,短暫的時間。如:「他只是到隔壁商店買東西而已,一會兒就回來了,請稍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出生的同胞男子。如:「兄弟」、「胞弟」。
親戚中年紀比自己小的同輩男子。如:「表弟」、「堂弟」。
稱比自己年紀小的同輩朋友。如:「賢弟」、「仁弟」。
門徒、學生。如:「弟子」、「徒弟」。
對同輩朋友的自稱。如:「愚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哥哥。如:「兄長」、「兄弟」、「長兄如父」。
對同輩的敬稱。如:「仁兄」、「老兄」、「兄臺」、「硯兄」。
兄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男子同胞先出生的為兄,後出生的為弟。《爾雅.釋親》:「男子先生為兄,後生為弟。」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二折:「可不道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斷了再難續。」
2.內外的族親、姻親。《詩經.小雅.伐木》:「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漢.鄭玄.箋:「兄弟,父之黨,母之黨。」《儀禮.喪服》:「大夫之子於兄弟,降一等。」漢.鄭玄.注:「兄弟,猶言族親也。」
3.同姓之國。《書經.蔡仲之命》:「懋乃攸績,睦乃四鄰,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史記.卷三九.晉世家》:「曹,叔振鐸之後;晉,唐叔之後,合諸侯而滅兄弟,非禮。」
4.泛指意氣相投的朋友。元.鄭光祖《老君堂》第二折:「兄弟每,量唐童何足道哉也!」《水滸傳》第七五回:「招安須自有日,如何怪得眾弟兄們發怒?」
5.比喻兩者相當,不相上下。《論語.子路》:「魯衛之政,兄弟也。」宋.邢昺.疏:「此章孔子評論魯衛二國之政相似,如周公康叔之為兄弟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才略》:「孟陽景陽,才綺而相埒,可謂魯衛之政,兄弟之文也。」
6.特指黑社會人物。如:「道上兄弟」。
1.特指弟弟。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那時節兄弟在范陽,兄長在樓桑,關某在蒲州解良。」《清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村裡有箇農庄人家,弟兄二人姓劉。哥哥名劉添祥,年四十歲,妻已故;兄弟名劉添瑞,年三十五歲。」
2.男子自謙之詞。《老殘遊記》第三回:「依兄弟愚見,還是不多殺人的為是。」《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兄弟自從十七歲到上海,彼時老人家還在世,生意亦還過得去。」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