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5.56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兒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子女。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詩:「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今日玄德既為我婿,即我之兒女也。」
2.男女。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詩:「無為在岐路,兒女共霑巾。」唐.韓愈〈聽穎師彈琴〉詩:「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兒女情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女情愛之心難以割捨。明.許自昌《水滸記》第一八齣:「人常說道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宋公明為人到是反這兩句話的,故此擔閣了尊嫂。」《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誤把些使用氣力好勇鬥狠的,認作英雄,又把些調脂弄粉,斷袖餘桃的,認作兒女。所以一開口便道是某某英雄志短,兒女情長。」也作「兒女情多」。
兒女之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女間的情愛。《警世通言.卷一二.范鰍兒雙鏡重圓》:「孩兒今已離塵奉道,豈復有兒女之情。」《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小生罪該萬死!小生受老丈深恩,已為難報。今為兒女之情,一時不能自禁,猖狂至此。」
兒女英雄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滿洲人文康撰,五十三回,為章回小說。今存四十回。敘述俠女何玉鳳(即十三妹)行俠故事。初名金玉緣,又名「日下新書」。
兒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所承擔的有關兒女的教養婚嫁等事。因無可避免,有如負債,故稱。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六齣:「婚姻事,須要早諧。勸相公早畢兒女之債。」
兒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小兒女般牽戀難捨的情態。唐.韓愈〈北極贈李觀〉詩:「無為兒女態,憔悴悲賤貧。」《三國演義》第二四回:「帝泣謂妃曰:『卿於九泉之下,勿怨朕躬!』言訖,淚下如雨。伏后亦大哭。操怒曰:『猶作兒女態耶!』」
兒女情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女情愛之心難以割捨。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中.晉司空張華》:「雖名高曩代,而疏亮之士,猶恨其兒女情多,風雲氣少。」也作「兒女情長」。
兒女夫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配夫妻。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渾家王臘梅,元不是我自小裡的兒女夫妻,他是我後娶的。」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二折:「朱買臣,想俺是二十年的兒女夫妻,便怎生下的趕你出去。」
兒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小兒女般扭捏、害羞的樣子。比喻小家子氣,缺乏大丈夫的氣魄。《水滸傳》第二八回:「你要教人幹事,不要這等兒女像,顛倒恁地,不是幹事的人了!」
兒女心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輕男女的柔情至性。《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某某兒女情薄,英雄氣壯。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性,纔成就得兒女心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