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兒孫     
瀏覽人次:467 收藏人次:0
後代,即子孫。《紅樓夢》第一回:「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莫與兒孫作馬牛     
瀏覽人次:725 收藏人次:128226
(諺語)比喻父母不必為兒女操心太多。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二折:「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至於生子生孫,就是下一輩事,十分周全不得了。常言道得好:『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
兒孫自有兒孫     
瀏覽人次:521 收藏人次:0
(諺語)子孫自有他們的福氣。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暗想當初老子,可不兒孫自有兒孫福。」《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枉使心機閒計較,兒孫自有兒孫福。」
    
瀏覽人次:20167 收藏人次:6341152
小孩子。如:「嬰兒」、「幼兒」、「兒童」、「兒戲」、「小兒科」。
年輕人。如:「中華健兒」、「三軍健兒」。
男孩子。如:「兒子」、「男兒當自強」。
兒女的總稱或自稱。如:「吾兒」、「不孝兒」。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後,構成衍聲複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沒有意義。如:「花兒」、「那兒」、「老頭兒」、「慢慢兒」。
    
瀏覽人次:13379 收藏人次:3750149
兒女的子女。如:「孫子」、「孫女」「長孫」、「外孫」。
跟孫子同輩的親屬。如:「姪孫」、「姨孫」。
泛指後代。如:「子孫」。
姓。
克紹箕裘     
瀏覽人次:64615 收藏人次:6183258
箕裘」。見「克紹箕裘」條。
01.明.姚茂良《精忠記.第二齣》:「休誇琴瑟調宜,願百年奕葉傳芳,好兒孫箕裘相繼。」 參考詞語︰箕裘不墜注音︰ㄐ| ㄑ|ㄡˊ ㄅㄨˋ ㄓㄨㄟˋ漢語拼音︰jī qiú bù zhuì釋義︰後人能夠繼承先人的事業而不至於中斷。見「克紹箕裘」條。
01.清.陸隴其〈答柏鄉魏荔彤書〉:「知足下留心正學,師門箕裘不墜,喜何如之!」
耳濡目染     
瀏覽人次:42635 收藏人次:2029173
耳濡目染」。見「耳濡目染」條。
01.《醒世姻緣傳.第二七回》:「只因安享富貴的久了,後邊生出來的兒孫,一來也是秉賦了那澆漓的薄氣,二來又離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習就了那輕薄的態度。」
愚公移山     
瀏覽人次:33064 收藏人次:1036191
傳說太行、王屋二山本在河南、漢水之間,二山之北住了一位稱為愚公的老人,他已經九十歲了。因為苦於大山攔阻,出入不便,有一天,召集了兒孫,說:「這兩座大山擋在家門口,讓我們出入十分不方便,我想和你們一起合作,把山剷平,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大家一致表示同意,可是愚公的妻子卻說:「以你的力量,連魁父那樣的小山丘都損毀不了,怎麼可能剷平太行、王屋那樣的大山?何況你要把剷除的土石放在哪裡?」大家便提議,可以將土石丟到海裡去。解決了放置土石的問題後,愚公就率領他的兒孫開始進行移山的工作。有位名叫智叟的老人聽到了這個消息,就笑著阻止愚公,說:「你真笨啊!你已經那麼老了,時日無多,怎麼可能把山移走呢?」愚公嘆...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23435 收藏人次:1430815
存糧的只有被迫將糧食半價賣出,沒存糧的只得用加倍的利息向人借貸,或者賣掉田地房屋,甚至賣掉自己親生的兒孫來還債。商人趁著需用很急的時候,將積存的貨物賣掉,獲得暴利。這種情形嚴重的影響到當時的農業生產。所以鼂錯向漢文帝上了一篇〈論貴粟疏〉,力陳農業是立國的根本,朝廷應當抬高糧食的價值,鼓勵人民從事耕種,並讓有錢的商人捐糧買爵。國家有了充足的存糧,賦稅就可減輕,人民就能安居樂業,國家就會富強安樂。後來「朝令夕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政令、主張或意見反覆無常。出現「朝令夕改」的書證如《舊唐書.卷一一五.柳公綽列傳》:「長慶元年,罷使,復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時河朔復叛,朝廷用兵,補授行...
鐘鳴鼎食     
瀏覽人次:17992 收藏人次:1086711
古代富貴人家吃飯時,擊鐘為號,列鼎而食。形容生活極為奢華。唐.王勃〈滕王閣序〉:「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紅樓夢》第二回:「誰知這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也作「擊鐘鼎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