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9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八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樂器分類,依製作材料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類。如鐘屬金,磬屬石,琴、瑟屬絲,簫、笛屬竹,笙屬匏,塤屬土,鼓屬革,柷、敔屬木。《書經.舜典》:「三載,四海遏密八音。」南朝梁.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五色相宣,八音協暢。」
五聲八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聲指古時音樂的五種聲音,八音指八種樂器。「五聲八音」見於〔尚書.益稷〕,而〔白虎通義.禮樂篇〕配以五行之說,再加以詮釋。
1.五聲:指宮商角羽徵,若以五行言之,則「土謂宮、金謂商、木謂角、火謂徵、水謂羽。」若以陰陽之消長,則五音之命名亦有其意義:「角者躍也,陽氣動躍;徵者止也,陽氣止;商者張也,陰氣開張,陽氣始降也;羽者紆也,陰氣在上,陽氣在下;宮者容也,含也,含容四時者也。」2.八音:指八種樂器,樂器之材質不同,其所發出之聲音各有特色。「土曰塤、竹曰管、皮曰鼓、匏曰笙、絲曰弦、石曰磬、金曰鐘、木曰柷敔。」八音係效法八卦,代表萬物之音。如「壎坎音也,管艮音也,鼓震音也,弦離音也...
八音階頻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入耳可以聽到的頻率劃分為八個中心頻率,且每一頻帶之上限頻率與下限頻率之比值為2,即fi+1/fi=2。
客家八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將樂器依製成特質,分金、石、竹、絲、匏、土、革、木八類,如鐘、磐、箏、管、笙、塤、鼓、敔等,稱為「八音」。客家人將八音列入樂團演奏,稱為「客家八音」。又加入嗩吶、胡琴、秦琴、三弦等樂器,成為拉、彈、吹、打,四結合的樂隊演奏基礎。
八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參見「音樂盒」條。
八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參見「音樂盒」條。
八音聯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末北平絲竹音樂的一種演奏法。由八人團坐,各執不同的絲竹樂器,交錯演奏。如一人自彈琵琶,左側者替其按擫音位,己之左手為右側者鼓洋琴,餘皆仿此。此技現今猶存,係五人合奏,稱為「五音聯彈」。
八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參見「音樂盒」條。
八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兩個頻率fi+1與fi(i=1~n)(Hz)間有fi+1/fi=2n之關係,fi+1比fi高n八音程。
八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臨高人的民間舞蹈。流傳於海南島臨高人聚集地區。因舞蹈時使用八種樂器伴奏,故名。舞者為青少年,各執筷子、酒盅、長鈴、碟子等食器,走在八音隊前方,隨音樂將手持之食器擊出節奏,或將兩個酒盅用一支手挾持,互撞出聲音,亦可用長鈴擊打自己的肩膊。步法有〈點〉、〈跳〉、〈跨〉及〈蹲〉等。
《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詞典》199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