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公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蓮縣富里(附錄-地名-舊地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坦的土地。如「平埔」、「海埔新生地」。常作為地名用字。如:「埔里」、「埔心」、「大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自私的。如:「公平」、「公正」、「公道」。
大眾的。如:「公物」、「公海」、「公筷母匙」、「公眾人物」、「公共安全」、「北大西洋公約」。
國家的、政府的。如:「公營」、「公家機關」、「公務人員」、「公費留學」。
明白的讓大眾知道。如:「公開」、「公告」、「公布」、「公諸於世」。
大眾的事務。如:「公事」、「辦公」、「公私分明」、「因公忘私」、「假公濟私」。
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第一位。
稱謂:A>祖父。如:「外公」。B>丈夫的父親。如:「公婆」。C>尊稱年老或有地位的人。如:「李公」、「趙公」。
屬雄性動物的。如:「公雞」、「公牛」。
公制度量衡的名稱。如:「公斤」、「公尺」、「公升」。
卑南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卑南文化遺址位置:台東市南王里卑南遺址代表遺址:卑南遺址、富山遺址、加路蘭遺址、老番社遺址、三和遺址、掃叭遺址、公埔遺址(註三)。卑南遺址總面積約估為八十公頃,重要部份至少有二十到三十公頃,是台灣地區目前所知規模最大的史前遺址(註二)。卑南文化分布於花東縱谷、海岸山脈南段東麓、台東平原,以及大武山東麓河階級面海的坡地與階地(註二)。此時期的人在這些地區形成長期定居的聚落,以穀類種植的農業和打獵為主,漁業則比較次要(註二)。出土的大量石棺群為卑南文化的最大特色,其中最著名的卑南遺址出土面積超過三十萬平方公尺,代表了距今三...
大庄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謂的「大庄事件」。啟示的平埔族包括:迪階、馬魯零、觀音山、大庄、頭人埔、萬人埔、李仔坑、石碑、里坑、公埔、新開園和里壠等十二庄(以上各庄即今日台東縣關山鎮、池上鄉及花蓮縣的富里鄉一帶)。制8月5日起事之平埔族人已攻入台東平原,並與呂家望社(今屬卑南族之利嘉部落)連結,共同圍困清軍於埤南局(今台東市天后宮一帶),職志8月21日黎明,台灣總兵關萬國本帶隊乘坐伏波輪抵達卑南登陸、內外夾攻,起事的平埔族各庄及呂家望社眾,才在圍困卑南營署17晝夜後退回呂家望社。8月29日清軍兵分三路進攻呂家望社,遇到起事者都是堅強頑抗,9月1日起...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