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7.53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六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輪迴眾生依其生存狀態分成天、人、阿修羅、地獄、惡鬼、畜生六種,合稱為「六趣」。《西遊記》第一二回:「普濟苦海群生,脫免沉痾六趣。」也稱為「六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味、旨意。如:「有趣」、「自討沒趣」、「相映成趣」。
令人覺得有興味的。如:「趣味」、「趣事」、「趣聞」。
行動或意志的傾向。如:「志趣」、「旨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六位。大寫作「陸」,阿拉伯數字作「6」。
數目是六的。如:「六人」、「六親」、「六畜興旺」。
六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認為眾生由於過去世所作的業,造成每個生命不同的存在狀態。存在的狀態可分成六類,即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稱為「六道」,眾生未解脫前,始終在其中輾轉生死。《起世經》卷九:「一切眾生於人間生,悉皆成就無覺無觀,快樂證知身壞即生光音天處,一切六道皆悉斷絕,此即名為『世間轉盡』。」《西遊記》第八回:「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也稱為「六趣」。
業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人今生的善惡行為能生來世苦樂之果,譬如田園能生好與壞的果實。唐.實叉難陀《廣佛華嚴經》卷三九:「六趣受生各差別,業田愛潤無明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