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7.47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冤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仇恨。《水滸傳》第八回:「宋時這座林子內,但有些冤讎的,使用些錢與公人,帶到這里,不知結果了多少好漢在此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大人既與小生做主,成其婚姻,這金聲便是小生的岳父了。不可結了冤讎,伏乞饒恕!」也作「冤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應答、對答。《詩經.大雅.抑》:「無言不讎,無德不報。」《新唐書.卷八五.王世充傳》:「而世充素詭妄,不能讎其語,士大夫遂貳。」
2.相等、相類。漢.揚雄《法言.重黎》:「夫欲讎偽者必假真,禹乎盧乎終始乎。」《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卒不得遂其謀,皆讎有功。」
3.適當、恰當。《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於是上使御史簿責魏其所言灌夫,頗不讎,欺謾。」
4.應驗。《史記.卷二八.封禪書》:「五利妄言見其師,其方盡,多不讎。上乃誅五利。」
5.校對、校勘。《文選.左思.魏都賦》:「讎校篆籀,篇章畢覿。」《新唐書.卷九八.王珪傳》:「召入祕書內省,讎定群書。」
6.償付。《資治通鑑.卷五四.漢紀四十六.桓帝延熹五年》:「云臣私報諸羌,讎以錢貨。」
1.仇怨。通「仇」。如:「世讎」、「私讎」。《左傳.襄公二十一年》:「祁大夫外舉不棄讎,內舉不失親。」
2.姓。如漢代有讎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仇恨、怨恨。如:「結冤」、「冤仇」、「冤冤相報」。
枉屈、委屈。如:「申冤」、「訴冤」、「冤情」、「蒙冤」。
上當、不划算。如:「花了不少錢,卻買到假貨,太冤了!」
饒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諒、寬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大人既與小生做主,成其婚姻,這金聲便是小生的岳父了。不可結了冤讎,伏乞饒恕!」《儒林外史》第三九回:「看我師父面上,饒恕我罷!」
空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自空心桑樹裡生長出來。古代傳說有一採桑女子,在空心桑樹裡拾得一個嬰兒,長大後即是商代政治家伊尹。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此生不是空桑出,不報冤讎不姓張。」《西遊記》第一二回:「蕭瑀不生於空桑,乃遵無父之教,正所謂非孝者無親。」
參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參星,在西邊。辰,辰星,在東邊。參星和辰星分處東西兩邊,一顆升起時另一顆正好沒入地平線,兩顆星從來不曾同時出現,故以參辰比喻彼此隔絕或互相對立。《樂府詩集.卷三四.相和歌辭九.晉.傅玄.豫章行苦相篇》:「昔為形與影,今為胡與秦。胡秦時相見,一絕踰參辰。」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他每一做一個水上浮漚,和爺娘結下不廝見的冤讎,恰便似日月參辰和卯酉。」
凌遲處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酷刑執行死刑的方式。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你將俺主人凌遲處死,漆骨為樽,因此上結的似上海冤讎大。」元.無名氏《盆兒鬼》第四折:「即日押卦市曹,將他萬剮千刀,凌遲處死。」
冤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仇恨。《薛仁貴征遼事略》:「您三將略住!你不知我有冤屈,被此賊殺吾兄,今日當報奇冤。」《西遊記》第六回:「我行要罵你幾聲,曾奈無甚冤仇;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也作「冤讎」。
卯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卯、酉二時,一在早晨,一在傍晚。藉喻彼此互不相見或彼此對立。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他每一做一個水上浮漚,和爺娘結下不廝見的冤讎,恰便似日月參辰和卯酉,正中那男兒機彀。」
噙齒戴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齒有髮。指有人格,頂天立地的人。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二折:「你是個男子漢,頂天立地,噙齒戴髮,帶眼安眉,……你這般冤讎,怎生不報。」也作「噙齒帶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