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8.10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冬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冬季。《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列傳》:「方涉冬節,農事閒隙。」
冬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冬至湯圓、冬節湯圓。冬至那天吃的湯圓,閩南習俗認為吃過冬至湯圓後就年長一歲。
謂冬至還沒到就先花錢搓湯圓吃,等到除夕夜時才叫窮。意在勸人平時生活要節儉,凡事不可操之過急。例:正經係拿佢無法!平常毋知省儉,逐擺做事都係吂到冬節先挼圓,三十暗晡喊無錢。(真是拿他沒辦法!平時不知節儉,每次做事都是未到冬至就先花錢搓湯圓吃,等到除夕夜才叫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莖上分段長葉的部位。如:「竹節」、「松節」、「盤根錯節」。
動物骨頭相連接的部分。如:「骨節」、「關節」。
詞語的單位或文章的段落。如:「章節」、「多音節」、「單音節」、「第一章第二節」。
音樂的拍子。如:「節拍」、「節奏」、「音節」。
時令的區分。如:「節令」、「季節」、「二十四節氣」。
民俗或國定的紀念日。如:「節慶」、「春節」、「中秋節」、「雙十節」、「兒童節」、「逢年過節」。
儀式、規矩。如:「禮節」、「不修小節」、「繁文縟節」。
減少、省略。如:「節錄」、「節制」、「節食」、「節省」、「節約」、「開源節流」。
事情的經過情形。如:「情節」、「細節」。
操守、品行。如:「節操」、「志節」、「高風亮節」。
量詞:A>用於計算時間分段的單位。如:「今天上了三節課。」B>用於計算車廂數目的單位。如:「這列火車共有十二節車廂。」C>用於計算文章或樂曲段落的單位。如:「本文共分三節。」、「國歌共有二十一小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年四季中的最後一季,天氣寒冷。如:「冬天」、「隆冬」、「殘冬」、「冬眠」、「過冬」。
冬烘:不明事理、不知變通的讀書人,多用於譏笑舊時鄉村的私塾老師。如:「趙老頭是個冬烘先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形狀像錢的東西。如:「榆錢」、「地錢」。《文選.沈約.冬節後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詩》:「賓階綠錢滿,客位紫苔生。」
冬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所以北半球夜最長,晝最短,南半球則相反。通常落在國曆的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或二十三日。也稱為「冬節」、「南至」。
寒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約在清明前一、二日。參見「寒食節」條。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二月》:「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宋.王禹偁〈寒食〉詩:「今年寒食在商山,山裡風光亦可憐。」
佳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墓地。晉.張華《博物志.卷七.異聞》:「有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遂葬焉。」《文選.沈約.冬節後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詩》:「誰當九原上,鬱鬱望佳城。」
閒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空隙。《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列傳》:「方涉冬節,農事閒隙。」也作「間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