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97.49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凝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瘀血。因為擦撞傷而皮下出血或是血液凝滯不通。
凝血現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液流出血管外,自動凝固成血塊的現象。血液一與外界環境接觸,血小板會放出使血液凝固的相關物質,促成一連串的化學反應,在傷口形成血塊,以避免繼續出血。
凝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抑制或延遲血液凝固的藥物。如肝素、香豆素。
凝血因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凝血因子是指參與血液凝固過程的各種蛋白質。在出血時,凝血因子被激活,與血小板粘連在一起填塞血管上的缺口,促成血液凝固而產生止血效果。
烏青凝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瘀血。
凝血障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小板減少或凝血因子不足,而造成血液無法凝止的現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液體遇冷結成固體,或氣體因降溫、增壓變成液體。如:「凝結」、「凝固」、「冷凝法」。
聚集、集結。如:「凝視」、「凝神」、「凝思」、「凝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液:動物體內的紅色體液。由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血漿所組成。
表同一祖先的。如:「血統」、「血親」、「血緣」。
勞力、精神。如:「心血」、「血汗」、「血本無歸」。
剛強、強烈。如:「血性」、「血氣方剛」。
紅色。如:「血紅」、「血色」。
血盆大口:形容嘴大。如:「她那血盆大口,看了真嚇人!」
血口噴人:以惡言或不實的言語害人、侮辱人。如:「你說話要有根據,不要血口噴人!」
血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甚至造成死亡。(三) 血小板:血小板是由骨髓中巨核細胞的細胞質脫落而成,沒有細胞核,其主要功能是負責凝血。<註一>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血液英文關鍵字: blood 參考書目註1:奧斯朋出版編輯群/原著,李千毅/譯者,《圖解生物辭典》,p.58-59,台北市:天下遠見,2006年再版。
催化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上指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不受化學變化影響,不被消耗的物質。通常加速反應速率者,稱為「正催化劑」;抑制、延緩化學反應者,稱為「負催化劑」。生物體內的催化劑通常稱為「酵素」,而生物體外的其他化學反應的催化劑,一般多為貴金屬系,並可再回收利用。[例]人體內的酵素就是催化劑的一種,如幫助澱粉分解的澱粉酵素,幫助血液凝結的凝血酵素等。 △觸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