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凡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項活動的裝置。為英語valve的音譯。裝設在管子的中間或末端,可以用來控制液體或氣體流量的大小或全部關閉。也譯作「凡而」、「瓦拉」、「瓦路」。
凡爾賽(Versaill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爾賽和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次大戰後,協約國與德國間在巴黎凡爾賽宮所締結的和平條約。共十五章。內容包括德國疆土割讓、殖民地主權、戰後賠償、軍備限制等。
凡爾賽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巴黎西南,為法王路易十四在西元一六七六年命建築家孟沙德所建造。此宮殿南北長九百九十公尺,東西寬五百五十公尺,可容納一萬人左右。是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法國建築物的代表,也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第一次大戰後的凡爾賽和約即在此宮簽訂。
凡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位於法國北部巴黎西南,有華麗的凡爾賽宮與公園,為法王路易十四所建,此外如歷史博物館、圖書館等,亦均富麗堂皇,為世人所讚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代表在此簽定和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你們。如:「爾等」、「爾輩」、「爾詐我虞」。
如此、這樣。如:「果爾」、「不過爾爾」。
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情態。如:「偶爾」、「率爾」、「卓爾出眾」。
這、那。如:「爾時」、「爾處」、「爾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切。如:「凡是」。
普通的、不出色的。如:「平凡」、「自命不凡」。
人世、俗世。如:「凡間」、「凡塵」、「超凡入聖」、「仙女下凡」。
總共。如:「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
法國大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國大革命目錄1 故事2 事件說明3 關鍵字4 出處 故事法國大革命(Révolution française)是各個階層對於整個社會秩序根深柢固、由來已久的反動。自1740以來的三次大戰爭以及農產品歉收,糧價飛漲,使得國家貧困不堪。當時政權集中在凡爾賽的宮內,批評這個政權就是犯法。貴族仍像封建領主一樣統治著國家,他們向負擔主要稅收的貧窮農民爭歛著各種前所未有的高額雜稅。中產階級受到啟蒙哲學家著作的影響也開始心生不滿,起而鼓動改革。1789年,在近150年的時間裡,國王路易十六(註2.)第一次呼籲全體意願設法進行部分改革...
美國獨立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揮師南下一舉收復了除薩瓦鈉和吉爾斯頓部南方國土。戰至此時,英軍已漸露敗績。西元1783年,大英帝國在凡爾賽和約中正式承認美利堅獨立。西元1787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通過實行共和政體,由總統擔任國家元首,任期為四年,國會分別由眾議院及參議院組成,並且是制定法律的立法機構。美國是由聯邦刑事構成的,每個成員州均可保留相當大的權力。美國的獨立戰爭和共和國家的誕生,對西元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有很大的影響。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喬治.華盛頓英文關鍵字:George Washington 出處朱明珠/著。世界歷史,2000年出版...
巴黎和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法、英、日、義等協約國於西元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在巴黎凡爾賽宮對戰敗國德、奧、土、保、匈五國簽訂的和約。主要內容為:德將阿爾薩斯、洛林兩地交還法國;薩爾煤礦歸法;凡德國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規定萊因河以東五十公里為非軍事區,並限制德國軍備,且需支付美、英、法等國巨額賠款。因和約內容極為苛刻,致使德國國內經濟不穩定,形成日後希特勒崛起,種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禍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