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2.94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凱薩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凱薩琳一世(西元1683~1727)。俄彼得大帝第二任妻子。出身農奴,有智謀。西元一七二五年彼得去世,繼位為女皇(西元1725~1725)。(2)凱薩琳二世(西元1729~1796)。俄帝彼得三世之妻。西元一七六二年發動政變推翻彼得三世,自立為女皇。參見「凱薩琳大帝」條。
凱薩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凱薩琳(Catharin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迪威爾,凱薩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法國現代舞蹈家、編舞家。十歲開始學舞,曾進入由貝嘉(Maurice Béjart)建立的Mudra舞蹈學校,後來加入巴拉斯卡(Félix Blaska)和巴古葉(Dominique Bagouet)的舞團。1983年,她與另一位舞蹈家孟特(Bernardo Montet)一起到日本跟隨舞踏大師大野一雄學習,受大野的舞踏哲學影響,把東方的冷靜、智慧及近乎禪的內省風格融入西方的舞蹈美學中。同年,她與孟特在東京發表《堅決要求》(Instance)一舞,展現出一種嚴肅冷靜、神祕且新穎的風格。她與孟特共組「Studio DM舞團」,她從大野的教導中了解到內在心靈修養對藝術的重要性,並相信當體能消耗...
M. Michel & I. Ginot《La danse au xxe siècle》1995、Le Cenam《La danse en France》、Danse à Lille《Ellipses regards sur 10 chorégraphes contemporains témoignages sur une décennie de danse》1993、Oonagh Duckworth《Catherine Diverres》1989.
凱薩琳輪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崔拉.沙普(Twyla Tharp)於1979年以大衛.白納(David Byrne)的熱門音樂,運用科技而編創的舞劇。本舞以電腦掃描線組成的女人及鳳梨為主角,從古代的傳說開始,描述現代人生活中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朱美玲〈嚮往、追求和塑造事物新形象的崔拉.沙普〉《表演藝術》1994.10、《凱薩琳輪轉》(The Catherine Wheel)錄影帶。
凱薩琳大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俄國女皇。(西元1729~1796)原為日耳曼小公國公主,嫁俄帝彼得三世為妻。西元一七六二年發動政變,自立為女皇。在位期間施行「開明專制」,提倡文學、科學、藝術,繼彼得大帝西化政策,勵精圖治。對外力求擴張,曾兩度發動俄土戰爭,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並於一七七二、一七九三、一七九五年與普、奧三度瓜分波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戰勝時所奏的樂曲。如:「凱歌」、「奏凱」、「凱旋而歸」。
俗稱出手大方。如:「凱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菩薩:A>佛教稱證得佛果而普渡眾生的修行者。僅次於佛而高於羅漢。如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B>泛指神、佛。如:「奶奶祈求菩薩保佑遠行的父親早日平安歸來。」C>稱心懷慈悲、樂善好施的人。如:「他的善行廣被四方,真是位活菩薩。」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琳琅:美玉,可用來比喻珍美的東西。如:「琳琅滿目」。
聖巴托羅繆慘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2年,所有胡格諾派首領都來到巴黎,參加新教派王位繼承人納瓦利的亨利(後來的法王亨利五世)的婚禮。在凱薩琳的同意下,指使天主教徒莫勒維爾(Maurevel)刺殺雨格諾派在巴黎的領袖,海軍將軍科利尼。但是僅僅使他受了傷。這次行動激怒了雨格諾派。在8月24日聖巴托羅繆日黎明前的幾個小時,科利尼和其他的12個雨格諾派領袖在巴黎被暗殺,這一系列的暗殺只可能是由高層策劃的,同時這也是普遍屠殺的信號。8月24日到9月17日,巴黎的暴徒看似自發的掀起了屠殺雨格諾派教徒的浪潮。 大部分的新教領袖,包括最高領導科利尼海軍上將漢好幾千名新教...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