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分隸偶存     
瀏覽人次:201 收藏人次:0
書名。清朝萬經所撰,二卷。全書論分隸諸法;唐、漢分隸異同;漢、魏碑考,及古今分隸人名,上起程邈,下迄明末馬如玉,共三百十二人,各系以小傳。以前著述家自趙歐以下,罕有論及分隸筆法者,而經所錄頗詳析有門徑,考證亦較精核。書成未刊,至其孫綿前為校刊。
    
瀏覽人次:24935 收藏人次:10482265
將整體變成若干部分,或使聯在一起的事物離開。如:「分割」、「分離」。
配與。如:「母鳥將捉回來的小蟲分給小鳥吃。」
分擔。如:「分憂解勞」。
辨別。如:「分辨是非」。
由總機構中分出來的。如:「分局」、「分隊」、「分校」。
區別、不一樣之處。如:「大小之分」、「人我之分」。
數學上用來表示分數,或直接指分數。如:「約分」、「二分之一」。
評定成績或競賽勝負的記數。如:「滿分」、「零分」。
量詞:A>用於計算重量的單位。一兩的百分之一。B>用於計算地積的單位。一畝的十分之一。C>用於計算貨幣的單位。一元的百分之一。D>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六十分為一小時。如:「他只花五分鐘的時間,就完成這項實驗。」E>計算角度的單位。一度的六十分之一。F>用於計算程度深淺的單位。如:「逢人只說三分話」、「一分努力,一分收穫。」
名位、權利、義務等的範圍、限度。如:「身分」、「名分」、「本分」。
整體中的局部。如:「部分」。
    
瀏覽人次:17084 收藏人次:833811
附屬。如:「隸屬」。
古代稱地位卑賤或供人役使的人。如:「奴隸」、「僕隸」。
漢字的一種形體,盛行於秦、漢,或稱為「隸書」。
    
瀏覽人次:12313 收藏人次:4790762
雕塑的人像。如:「陶偶」、「泥偶」、「木偶」。
成雙的。如:「偶數」、「對偶」、「無獨有偶」。
配偶。如:「喪偶」、「怨偶」、「佳偶天成」。
碰巧、不是經常的。如:「偶然」、「偶遇」、「偶而」、「偶發事件」、「偶一為之」。
偶像:崇拜的對象。如:「他是時下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
    
瀏覽人次:10815 收藏人次:4275876
在、活著。如:「存在」、「生存」、「存活」。
保留。如:「保存」、「存疑」、「去蕪存菁」、「碩果僅存」。
積聚。如:「積存」、「存款」、「存貨」。
寄放。如:「存放」、「存物箱」。
懷有、含有。如:「存心」、「心存善念」。
分隸     
瀏覽人次:285 收藏人次:0
1.八分書與隸書。宋.韓維〈和永叔小飲懷同州江十學士〉詩:「紛穰羅卷軸,指擿辨分隸。」宋.洪适《隸釋.卷一○.安平相孫根碑》:「今之言漢字者,則謂之隸,言唐字者,則謂之分,殆不知在秦漢時,分隸已兼有之。」
2.分別隸屬。《宋史.卷四八二.列國世家五.北漢劉繼元傳》:「太宗籍軍中亡投繼元者數百人,選其巨室者以從軍法,餘賜服及錢帛,分隸諸將。」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