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6.38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前人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後母對前妻的所生的小孩的稱呼。例:餔娘死後又過討,這個餔娘對前人子盡惜。(妻子死後又再娶,這位婦人對前妻的小孩相當疼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支的第一位。
時辰名。約當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如:「子時」。
本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如:「子女」、「獨生子」。
後代。如:「子嗣」、「多子多孫」。
植物的果實,或動物的卵。如:「蓮子」、「瓜子」、「桂子」、「松子」、「烏魚子」。
對一般人的通稱。如:「男子」、「女子」。
對有學問道德的人的尊稱。如:「孟子」、「孔子」。
顆粒狀細小而堅硬的東西。如:「子彈」。
與「母」相對的。如:「子音」、「子母扣」。
幼小的、稚幼的。如:「子薑」、「炸子雞」。
指輩分小、年紀輕的人。如:「子弟」、「小子」、「學子」。
對他人稱自己的配偶。如:「內子」、「外子」。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諸子百家、天文算法、藝術類等著作。如:「子部」、「經、史、子、集」。
部首。
詞綴。放在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等之後。如:「房子」、「車子」、「拍子」、「胖子」、「聾子」、「樣子」、「哪門子」、「兩下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先的。與「後」相對。如:「前面」、「屋前」、「床前」、「史無前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過去的、往日的。如:「以前」、「從前」、「前夫」、「前天」、「前些日子」。
進行。如:「前進」、「勇往直前」。
未來的。如:「前途」、「前知」、「前程似錦」。
已卸任的。如:「前總統」、「前局長」。
前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前的人。《韓詩外傳》卷七:「知惡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務襲蹈其所以安存,則未有以異乎卻走而求逮前人也。」《文選.班固.典引》:「臣固才朽,不及前人。」
2.上文所標舉的作者,詩文選本中常用。
人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子嗣、子女。《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西遊記》第七回:「如何出此大言!不當人子!不當人子!折了你的壽算!」
2.基督教舊約中指人或人民所期待的救世主默西亞,新約中多用為耶穌的自稱,暗示他就是所預期的默西亞,是全能的主。
子虛烏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虛,參見「子虛」條。烏有,參見「烏有」條。子虛和烏有都是漢代司馬相如子虛賦中虛構的人物,故以子虛烏有表示為假設而非實有的事物。《漢書.一○○.敘傳下》:「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寓言淫麗,托風終始,多識博物,有可觀采,蔚為辭宗,賦頌之首。」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五.灤陽消夏錄五》:「然其事為理所宜有,固不必以子虛烏有視之。」
人格社會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格社會化目錄1 前言2 理論定義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根據社會體系意義的分析,可以知道人類行為多數都從社會體系中產生,社會體系跟社會行為中所牽涉的各種因素中,比較受到重視的是蓋哲爾的理論模式,他指出人類的行為,主要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制度方面以及個人方面,前者又稱作團體規範面,個人的人情意面,其中此處所要探討的屬於個人的人情意面。(註1) 理論定義在人格社會化達成之前人們必須經歷許許多多的角色衝突,其中角色衝突包含了下列幾種1. 教室內外(或校內外)價值觀念的衝突,也就是社會習俗的要求與學校制度本身對教師的期望不符2. 制度中的角色期望與個人的人格需要之間的衝突(一個不想擔任教師而從事...
烏有子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子虛烏有」。見「子虛烏有」條。01.明.凌濛初〈譚曲雜劄〉:「今世愈造愈幻,假托寓言,明明看破無論,即真實一事,翻弄作烏有子虛。」02.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至於兒女鍾情,賓客解嘲,雖稍有點染,亦非烏有子虛之比。」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