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正面的、臉所向的一面。與「後」相對。如:「門」、「方」、「面」。《論語.子罕》:「瞻之在,忽焉在後。」唐.李白〈靜夜思〉詩:「床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次序在先的。如:「三名」、「請大家坐到排來。」
3.過去的、較早的。與「後」相對。如:「天」、「人種樹,後人乘涼。」《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云:「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
4.已成歷史的。如:「清」、「蘇聯」。
5.任的簡稱。如:「妻」、「總理」。
6.未來的。如:「程」、「途」、「景看好」。
走。如:「勇往直」、「畏縮不」。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姪孫湘〉詩:「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
倨後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傲慢無禮,後又謙卑恭敬。比喻待人勢利,態度轉變迅速。參見「倨後卑」條。《西遊記》第五一回:「不是甚倨後恭,老孫於今是沒棒弄了!」
事不忘,後事之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作為今後行事的依據。《戰國策.趙策一》:「臣觀成事,聞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權均之能美,未之有也。事之不忘,後事之師。」唐.陳子昂〈諫用刑書〉:「臣讀漢書至此,未嘗不為戾太子流涕也。古人云,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伏願陛下念之。」
裹足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腳步,不往行。比喻有所顧忌,不願去做。《三國演義》第一六回:「天下智謀之士,聞而自疑,將裹足不,主公誰與定天下乎?」也作「裹足不進」。
仆後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戰時面的人倒下,後面的繼續往衝。形容不怕犧牲,奮勇向。《清史稿.卷四一三.曾國荃傳》:「賊環攻六晝夜,彭毓橘等乘其乏出擊,破賊營四。賊悉向東路,填壕而進,仆後繼。」也作「仆後起」。
車之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可以作為後人借鏡的失敗經驗或教訓。如:「把上次失敗當作車之鑑,你就可以有更多成功的機會了。」
名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茅,古代行軍打仗時,行兵士所拿作為旗幟的茅草。名列茅形容名字排在面。如:「他的成績在我們班名列茅。」
(諺語)比喻各人管好自己的事,不要管別人閒事。《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玉姐也送五兩,鴇子也送五兩。王定拜別三官而去。正是:『各人自掃門雪,莫管他家瓦上霜。』」也作「各人自掃門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各人自掃門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各人自掃檐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各掃門雪」。
程似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未來的成就輝煌燦爛。如:「畢業典禮上,校長祝福每位畢業生程似錦。」
顧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兼顧後。比喻做事謹慎周密。《漢書.卷一○○.敘傳下》:「放誕之徒,緣間而起,瞻顧後,正其終始。」《紅樓夢》第三七回:「既開社,便要作東。雖然是個頑意兒,也要瞻顧後,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後方大家有趣。」也作「顧後瞻」。
2.形容做事猶豫不決,顧慮太多。《朱子語類.卷八.總論.為學之方》:「且如項羽救趙,既渡,沉船破釜,持三日糧,示士必死,無還心,故能破秦。若瞻顧後,便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