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2.01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前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先鋒,軍隊的前導部隊。《史記.卷九一.黥布傳》:「大王宜悉淮南之眾,身自將之,為楚軍前鋒。」《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遣銅仁守備帶領本協人馬,從石屏山直抵九曲崗,以遏其前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軍隊的前列或在前領導的人。如:「先鋒」、「前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先的。與「後」相對。如:「前面」、「屋前」、「床前」、「史無前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過去的、往日的。如:「以前」、「從前」、「前夫」、「前天」、「前些日子」。
進行。如:「前進」、「勇往直前」。
未來的。如:「前途」、「前知」、「前程似錦」。
已卸任的。如:「前總統」、「前局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逆流而上。《文選.王粲.七哀詩二首之二》:「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晉書.卷一一三.苻堅載記上》:「晉將毛武生救魏興,遣前鋒督護趙福、將軍袁虞等將水軍一萬,溯江而上。」
偃旗息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í wò gǔ釋義︰猶「偃旗息鼓」。見「偃旗息鼓」條。 01.《梁書.卷四五.王僧辯列傳》:「及賊前鋒次江口,僧辯乃分命眾軍,乘城固守,偃旗臥鼓,安若無人。」 參考詞語︰臥鼓偃旗注音︰ㄨㄛˋ ㄍㄨˇ |ㄢˇ ㄑ|ˊ漢語拼音︰wò gǔ yǎn qí釋義︰猶「偃旗息鼓」。見「偃旗息鼓」條。 01.《周書.卷一八.王思政列傳》:「東魏太尉高嶽、行臺慕容紹宗、儀同劉豐生等,率步騎十萬來攻潁川。城內臥鼓偃旗,若無人者。」 參考詞語︰息鼓偃旗注音︰ㄒ|ˊ ㄍㄨˇ |ㄢˇ ㄑ|ˊ漢語拼音︰xí gǔ yǎn qí釋義︰猶「偃旗息鼓」。見「偃旗息鼓」條。 01.明.何良臣《陣紀.卷二.奇正虛實》:「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鋒、領頭者。如:「前驅」、「先驅」。
百步穿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射柳葉,百發百中。共王時為大夫。晉楚鄢陵之戰,賴其連射連中,阻止晉軍追擊。共王卒,吳侵楚,為急行軍前鋒,司馬子庚繼之。請子庚三處設伏兵,誘敵深入,大敗吳軍於庸浦。 (3) 去:距離。 (4) 百發百中:形容射箭技術高超,亦比喻料事如神;或比喻做事、計謀、用藥等有充分把握,絕不落空。見「百發百中」。〔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四.周本紀》
名列前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隊實力雄厚,難與抗衡。士會話中的「前茅」,指的便是行軍時置於最前方,負責偵察敵情的哨兵。古代作戰時,前鋒部隊是以旄旌或茅草作為識別標誌,一旦偵察到敵方位置,就舉之而告知後方軍隊加強戒備,故以「前茅」稱此負責偵察的前軍。後來「前茅」引申有排名在前的意思,而「名列前茅」則可用來比喻成績優異,名次排在前面。
笑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那灑掃街道。諸葛亮自己則是梳洗一番,帶著兩個隨侍的小童僕,在城牆上彈琴,一付從容不迫的樣子。魏國前鋒來到城下,看到這付景象,覺得事有蹊蹺,不敢再前進,敢緊回報予司馬懿。司馬懿不信,令軍隊停在原地,自己騎著快馬到城前眺望。一看之下,果然不假,諸葛亮高坐城樓之上,笑容滿面地彈琴,左右各站一個小童,一個手捧寶劍,一個拿著拂塵驅趕蚊蠅。城內百姓則是低頭灑掃,完全沒有禍到臨頭的驚慌。司馬懿見狀,以為諸葛亮是要誘敵深入,城內必有伏兵,於是決定暫且退兵。諸葛亮料想司馬懿當會整軍再來攻,便趁著魏軍退兵的空檔,帶著全城百姓與軍士,棄守西城,退入漢中。而他在這場交戰中,不費一兵一卒便以計退兵,不但在當時令人驚...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府兵”。這一回,苻堅率領百萬大軍進攻東晉,謝安決定自己坐鎮建康,派弟弟謝石擔任征討大都督,謝玄擔任前鋒都督,帶領八萬軍隊前往江北抗擊秦兵,又派將軍胡彬帶領水軍五千到壽陽(今安徽壽縣)去配合作戰。謝玄手下的北府兵雖然勇猛。但是前秦的兵力比東晉大十倍,謝玄心裡到底有點緊張。出發之前,謝玄特地到謝安家去告別,請示一下這個仗怎麼打法。哪兒知道謝安聽了像沒事一樣,輕描淡寫的回答說:“我已經有安排了。”謝玄心裡想,謝安也許還會囑咐些什麼話。等了老半天,謝安還是不開腔。謝玄回到家裡,心裡總不大踏實。隔了一天,又請他的朋友張玄去看謝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