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劉伯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伯明(1887~1923)名經庶,以字行;生於江蘇江寧(今南京市)。早年就讀於南京匯文書院,精通中西語文。後留學日本,從章太炎治國學,並加入同盟會。宣統三年(1911),赴美攻讀哲學及教育。民國四年(1915),獲西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隨即返國任教於由匯文書院改制之金陵大學。八年起,專任南京高等師範(後併為東南大學)訓育主任及史地部主任等職。
  伯明治學嚴謹,尤喜好老子、柏拉圖(Plato)及斯賓諾沙(B. Spinoza)哲學;在教育上力持人文主義,主張以此矯正實用主義弊端。他特別強調學者之精神應注重在「自得」,說:「自得者為己,超然於名利之外;不自得者為人,而以學問為炫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視力、視覺。如:「失明」。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朝代名。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父親的哥哥。如:「伯父」。
古代兄弟排行中最大的。如:「伯、仲、叔、季」。
尊稱年齡或輩分高的人。如:「老伯」、「世伯」。
古代封建制度裡,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三等。如春秋時的鄭伯。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