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3.18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劉慕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劉慕沙(1935/8/22~),本名劉惠美,台灣苗栗人。新竹女中畢。曾任國小教師、救國團文宣幹事、《高縣青年》編輯。最早接觸文學的時間,始自小學時期對於日文讀物的博覽,對日譯的西洋文學也有廣博涉獵。二十歲左右,與名作家--朱西寧先生相識並結婚。開始與中國傳統與當代文學結緣、創作。劉女士之女兒朱天心、朱天文,在文壇及電影界亦頗享盛名。現職翻譯與寫作。曾獲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徵文獎、聯合報徵文佳作獎等。 寫作風格/觀點 寫作以散文、小說、日本中譯為主。其處女作為短篇小說「笑卜」暨翻譯作品「紫鈴蘭」,其後陸續出版四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念。如:「思慕」、「愛慕」。
欣羨。如:「羨慕」、「仰慕」、「慕名而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細碎的石子。如:「泥沙」、「河沙」、「海沙」、「飛沙走石」。
像沙子般的東西。如:「豆沙」、「金沙」。
聲音粗啞。如:「沙啞」。
瓜果過度成熟,肉質鬆散而呈微粒狀。如:「這片西瓜吃來沙沙的。」
朱西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享年71歲。朱西甯創作不斷,著有『貓』、『八二三注』等多部長篇小說,與司中原並稱軍中作家的代表。其妻劉慕沙從事日翻中文學譯作,其女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也都從事寫作,堪稱文學家庭。民國三十六年,他在南京「中央日報」副刊發表第一篇小說『洋化』,來臺勤於寫作,產量甚豐。他以斬新、豪放的手法所寫的鄉土故事,顥示了極敏銳的想像力和觀察力,以及深厚的中國人文思想。他其它作品緊緊掌握人類內在的靈明與愚昧,抒寫內心的大愛,作生命無限延伸的探討與輻射。其《鐵漿》、《狼》、《破曉時分》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奠定臺灣的懷鄉書寫。在這些作品中,朱...
朱天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天心(1958年3月12日-),台灣作家。目錄1 簡歷2 觀點2.1 寫作風格3 著作4 參考資料4.1 責任編輯 簡歷朱天心祖籍山東臨朐,1958年出生於臺灣高雄縣鳳山市,她的父親朱西寧是隨國民政府來台,在1950年代奠下文壇地位的知名作家,母親劉慕沙是苗栗客家人,著名的日本文學翻譯家。生長在這樣一個文學氣氛濃厚的家庭,朱天心高中時代就開始創作,作品多發表於《中國時報》,並受到當時人間副刊主編高信疆的甚大重視。1977年,出版短篇小說集《方舟上的日子》,與就讀北一女時寫成的長篇散文《擊壤歌》,使她受到文壇矚目。尤其《...
朱西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享年71歲。朱西甯創作不斷,著有『貓』、『八二三注』等多部長篇小說,與司中原並稱軍中作家的代表。其妻劉慕沙從事日翻中文學譯作,其女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也都從事寫作,堪稱文學家庭。民國三十六年,他在南京「中央日報」副刊發表第一篇小說『洋化』,來臺勤於寫作,產量甚豐。他以斬新、豪放的手法所寫的鄉土故事,顥示了極敏銳的想像力和觀察力,以及深厚的中國人文思想。他其它作品緊緊掌握人類內在的靈明與愚昧,抒寫內心的大愛,作生命無限延伸的探討與輻射。其《鐵漿》、《狼》、《破曉時分》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奠定臺灣的懷鄉書寫。在這些作品中,朱...
朱天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朱天文(1956年8月24日-),作家朱西甯與劉慕沙之女,原籍山東臨沂,生於台北。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師從胡蘭成,並以嫡系直傳弟子自居。出生於書香世家的朱天文和其妹朱天心一樣很早就開始發表作品,曾主編三三集刊、三三雜誌,並曾任三三書坊發行人。因發表《小畢的故事》與陳坤厚、侯孝賢認識,並參與電影編劇,自此便與電影事業結下不解之緣。其作品亦多次獲獎,1994年以《荒人手記》獲得首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作品包含了小說、散文、雜文、電影劇本等。 寫作風格:朱天文的寫作風格非常多變,從她早期的作品到現在的作品風格非常不一樣...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