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功課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規定課業的時間和科目表。也稱為「日課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外在的一面。如:「外表」、「表皮」、「表裡不一」。
展露。如:「表現」、「表揚」。
說出、傳達。如:「表白」、「表明」、「表達」。
模範、榜樣。如:「表率」、「為人師表」。
有姻親關係的人。如:「表弟」、「表叔」、「表姊夫」。
分格或分項以列記事物的文件。如:「報表」、「課表」、「統計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勛勞、成就。如:「記功」、「功臣」、「豐功偉業」、「歌功頌德」、「勞苦功高」、「功不可沒」、「好大喜功」、「小兵立大功」。
成效。如:「成功」、「功效」、「事半功倍」、「徒勞無功」。
為完成某事,所投注的心力。如:「用功」、「下苦功」。
事業。如:「事功」、「功業」、「功成名就」、「功敗垂成」。
功夫:A>武術。如:「功夫演員」、「中國功夫」。(音讀為ㄍㄨㄥ ㄈㄨ。)B>空閒、時間。如:「有話快說,我可沒功夫陪你!」、「不到一會兒功夫,他就把試題寫完了。」或作「工夫」。(音讀為ㄍㄨㄥ ˙ㄈㄨ。)C>努力的程度。如:「他費了很大的功夫才把電腦學好。」或作「工夫」。(音讀為ㄍㄨㄥ ˙ㄈ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一定進度計畫的學習活動。如:「課程」、「下課」、「上課」。
學業、學科。如:「課業」、「功課」、「體育課」。
督促學習。如:「課徒」、「課子」。
行政機關處理特定事務的單位。如:「出納課」、「總務課」。
徵收。如:「課稅」。
量詞。用於計算教材課數的單位。如:「今天我們上第三課。」
功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定治事的程序,以稽核其進度、成績。《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宣考績功課,簡在兩府。」
2.學生的課業。《文明小史》第二五回:「他忍不住要請教些實在的功課,先生沒法,只得出去買了幾張暗射地圖。」也作「工課」。
3.佛教徒的早、晚課,內容包括唱讚、誦經、持咒等。
課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表。如:「按照課表上課。」
結構化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業習慣。 三、時間結構透過視覺化、規律的「作息時間表」參照個別學生的認知功能和偏好,設計適性的個別功課表或團體作息表,搭配由具體物、縮小實物等等,以訓練做為「自我提示」之用。同時,課程的序列安排應依據「增強物調查表」的評量結果及個體認知能力;先了解個體材料的偏好程度和專注力時常、分析課程活動屬性及教材難易度、伴隨使用增強物等,再進行「遊易而難、由簡而繁」或「難易互間、動靜交錯」的搭配,以提高個體對學習和活動參與的動機。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結構化教學、可預期環境英文關鍵字: treatment and educatio...
膠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塗有黏膠,可用於纏裹物體、黏貼物品的帶狀物。如:「他用膠帶把功課表黏貼在書桌前的牆壁上。」
智能障礙兒童輔導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解建構主義的精神,兩個學期後發現到教師經歷了幾項調整和改變:1. 開放式的角落學習環境規劃。2. 功課表的調整。3. 將IEP目標融入角落教學中。4. 讓「教學省思」成為教師日誌一部份。5. 用建構取向的精神去設計團體活動課程。6. 從靜態評量走向多元及動態的評量方式。 三、家庭支持我國特殊教育法第24條及提到學校應依據身心障礙學生之學習及生活需要,提供必要之教育輔助器材及相關支持服務;其中包括「家庭支援」和「家長諮詢」。家庭支持來自:障礙者家庭權益之爭取和保障、各式家庭支援和家長諮詢,以及各式社會資源。 關鍵字中文關...
分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麼嚴重。教師有時候會說:「好吧!現在把大家的數學課本收起來,拿出科學一科的資料夾出來。」不過,每天的功課表,仍然清楚地可以看到學科與學科之間互不關聯的情況,偶爾有某兩個領域會有意地相關聯在一起。有位高中學生這樣說:「數學不是科學,科學不是英文,英文不是歷史。一旦你選修了某一個學科,就永遠不需要再選修它了。那正像是注射了免疫的針藥;我已經注射了代數一『針』,所以我已經免疫啦。」雖然,此一傳統的模式有缺點,但是,如果好好地運用或自行運用,或與同仁合作,把課程中的主題、概念或必須習得的知能,加以排等,以協同教學的方式,設法找出...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