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8.18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動員召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時或非常事變時,依作戰需要實施之召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呼之使來。如:「電召」、「召喚」、「召見」、「召開」、「號召」、「召集」、「徵召」、「應召」。
招致。如:「召禍」。
周時的諸侯國。如:「召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某種職業的人。如:「演員」、「教員」、「公務員」。
團體中的一分子。如:「黨員」、「會員」、「團員」。
土地、疆域的周圍。如:「幅員」。
員外:A>古時官名,員外郎的簡稱。B>古時稱富貴人家的主人。
量詞。用於計算人數的單位。如:「一員武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合。如:「集會」、「集合」、「集資」、「聚集」、「收集」、「集思廣益」。
市場。如:「趕集」、「市集」。
輯錄式的出版品或影片。如:「詩集」、「文集」、「影集」。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詩文詞曲等著作。如:「集部」、「經、史、子、集」。
量詞。用於計算叢書或影劇集系列的單位。如:「這齣戲今天播出第三集。」、「這一套兒童故事書總共有三十集。」
召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軍事上為作戰、補給、訓練、演習、輔助戰時勤務,以及點驗或校閱等的需要,而實行的常備兵預備役、補充兵預備役與國民兵役等之集中。我國兵役法第三十八條中將召集區分為動員召集、臨時召集、教育召集、勤務召集、點閱召集五種。
動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適應國防軍事的需要,將國家軍力、人力、物力、財力等,由平時狀態轉為戰時狀態,使國力能作最有效發揮的作為。
2.發動人群加入某項活動。如:「選舉期間,候選人幾乎動員了所有的親朋好友來拉票,以求得當選。」
緩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受動員召集或臨時召集的常備兵預備役、補充兵預備役及已訓國民兵,因故延緩徵召,稱為「緩召」。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