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勸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勉告戒。《漢書.卷二○.古今人表》:「而諸子頗言之,雖不考虖孔氏,然猶著在篇籍,歸乎顯善昭惡,勸戒後人,故博采焉。」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因魯史以修春秋,舉得失以表黜陟,徵存亡以標勸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言語開導他人。[例]勸告、規勸、勸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警告、勸導。如:「勸戒」。《紅樓夢》第二八回:「便有一二分錯處,你倒是或教導我,戒我下次,或罵我兩句,打我兩下,我都不灰心。」
陟罰臧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故事內容 出師表中,諸葛亮在軍隊出征前寫給劉幼主,文中最重要的旨意在於勸戒劉後主「親賢臣,遠小人」。此句成語的的出處翻譯為:在皇帝的宮殿中以及丞相府第中,皆是同屬一朝之臣,無親疏之別,應當賞善罰惡,公正嚴明,不能有所不同, 相近詞 信賞必罰 懲惡楊善 賞罰分明 相反辭 賞罰不公 例句 做為一個行政機管的上級,對於下屬賞罰的基本原則應當是公正,陟罰臧否,切莫有不同的標準。 修辭 映襯 錯綜 參考資料 多功能成語彙編 泰宇出版公司 p35國語大辭典 ...
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導他引他走向正道,我替你感到羞愧。我自願替你當說客去勸勸他。」柳下季就回答說:「當為人晚輩不聽父兄的勸戒時,即使像先生您這麼能言善辯,又能拿他怎樣呢!況且盜跖的為人,思想靈敏猶如噴湧的泉水,情緒變化起伏就像驟起的狂風,飄忽不定,力量強大可以抵抗敵人的攻擊,口齒伶俐足以遮掩自己的過失,順他的心意就高興,不順心就生氣,而且容易用話來侮辱人。您就不用去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文過飾非」這句成語,用來指掩飾過失、錯誤。
陽奉陰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面上裝著遵守奉行,實際上卻違反不照辦。《官場現形記》第三三回:「勸戒屬員,嗣後不准再到秦淮河吃酒住夜;倘若陽奉陰違,定行參辦不貸。」
朝秦暮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秦和楚為戰國時代的兩大國,夾處其間的韓、趙、魏等國,時而事秦,時而事楚,反覆變化。後因以朝秦暮楚比喻人心反覆無常。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七.姑妄聽之三》:「爾我家三世奴,豈朝秦暮楚者耶?幼主妄行當勸戒,不從,則當告主人。」《精忠岳傳》第三一回:「楊虎朝秦暮楚,是個反覆小人。」也作「暮楚朝秦」。
開誠布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注解〕 (1) 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有《諸葛武侯集》。 (2) 相國:秦漢等朝所置的宰相職位。後沿為宰相的通稱。 (3) 儀軌:法度規範。 (4) 服罪輸情:...
危如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是預先下了一道命令,說﹕「我已經決定了,如果誰敢來勸阻我,格殺勿論﹗」大家聽了都很害怕,沒有人敢勸戒了。有一位名叫荀息的大臣聽到這個消息後,就去求見。晉獻公想一定是來勸阻的人,就叫衛士們準備好弓箭,待荀息一開口就射死他。可是,荀息拜見了晉獻公後,一句也沒說起關於建高台的事,只是對晉獻公說﹕「大王,今天我來拜見,只是來向大王問好,順道表演一個小小的技藝。」說著,荀息就把九顆棋子堆起來,接著又拿出十二隻雞蛋,一個一個在棋子上疊起來。雞蛋在棋子上搖搖顫顫,旁邊的人都緊張得屏住了氣息,不敢呼吸。晉獻公禁不住大聲喊起來﹕「太危...
唾面自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婁師德勸戒弟弟,當別人吐口水在臉上時,不要擦拭,讓它自己乾掉的故事。典出新唐書˙卷一○八˙婁師德傳。比喻逆來順受,寬容忍讓。宋˙陸游˙聞里中有鬥者作此示之詩:秋毫不能忍,平地尋干戈;唾面聽自乾,彼忿自消磨。亦用來罵人不知羞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