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北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中黃帝的後裔。《山海經.大荒西經》:「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2.狄,古代北方種族之一。「北狄」泛指北方少數民族。《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故北狄不服,中國未得高枕安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位名。與「南」相對。如:「北方」、「北極」、「漠北」、「北半球」、「北回歸線」、「北國佳麗」。
失敗。如:「敗北」、「屢戰屢北」、「追亡逐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古代北方的民族。因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稱為「北狄」。秦、漢以後成為中原對北方各族的泛稱。《書經.仲虺之誥》:「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禮記.王制》:「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緣木求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 (3) 蒞:音ㄌ|ˋ,光臨、來到。此處有君臨、統治之意。 (4) 四夷: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總稱。 (5) 若:如此。 (6) 所為:指興兵結怨之事。為,音ㄨㄟ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確、實在。如:「真好」、「真棒」。《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唯北狄為不然,真中國之堅敵也。」
一勞永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揚雄〈諫勿許單于朝疏〉(據《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引)且夫前世豈樂傾無量之費,役無罪之人,快心於狼望之北哉?以為不壹勞者不久佚1>,不蹔費2>者不永寧,是以忍百萬之師以摧餓虎之喙,運府庫之財填盧山之壑而不悔也。至本始之初,匈奴有桀心,欲掠烏孫,侵公主,乃發五將之師十五萬騎獵其南,而長羅侯以烏孫五萬騎震其西,皆至質而還。時鮮有所獲,徒奮揚威武,明漢兵若雷風耳。雖空行空反,尚誅兩將軍。故北狄不服,中國未得高枕安寢也。 〔注解〕 (1) 佚:通「逸」。 (2) 蹔費:短時間的花費、費心。蹔,音ㄓㄢˋ,同「暫」。
高枕無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ěn ān qǐn釋義︰猶「高枕無憂」。見「高枕無憂」條。 01.《漢書.卷九四.匈奴傳》:「故北狄不服,中國未得高枕安寢也。」 02.晉.陶潛《搜神後記.卷三.形魂離異》:「夫大愕,便入。與婦共視被中人,高枕安寢,正是其形,了無一異。」 參考詞語︰高枕安臥注音︰ㄍㄠ ㄓㄣˇ ㄢ ㄨㄛˋ漢語拼音︰gāo zhěn ān wò釋義︰猶「高枕無憂」。見「高枕無憂」條。 01.漢.王充《論衡.順鼓》:「久雨不霽,試使人君高枕安臥,雨猶自止。止久,至於大旱,試使人君高枕安臥,旱猶自雨。」 參考詞語︰高枕無虞注音︰ㄍㄠ ㄓㄣˇ ㄨˊ ㄩˊ漢語拼音︰gāo zhěn wú yú釋義︰虞,憂慮。「高...
疲於奔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困倦。 ◎2《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子反與子靈爭夏姬,而雍害其事,子靈奔晉,晉人與之邢,以為謀主,扞禦北狄,通吳於晉,教吳叛楚,教之乘車、射御、驅侵,使其子狐庸為吳行人焉。吳於是伐巢,取駕,克棘,入州來,楚罷於奔命,至今為患,則子靈之為也。
夷夏觀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夷﹐是古代華夏族(實際上即漢族)對異族的貶稱。原多指東方民族﹐如《禮‧王制》所說﹐“東方曰夷”。春秋以後演變成對中原以外各族的蔑稱﹐如“四夷”﹑“九夷”等。其後發展成為對“南蠻”﹑“北狄”﹑“西戎”﹑“東夷”的通稱。到了近代﹐清王朝對西方帝國主義也稱“夷”﹐如“英夷”﹑“美夷”等。華﹐光榮之意﹐夏的意思是“中國之人”﹐華夏就是光榮的中國人之意。處於中原地區的漢民族﹐自豪地自稱為華夏民族。中國古人常以華﹑夷或夏﹑夷對稱來表示漢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以及中國和外國的民族界限。所謂夷夏之防﹐就是要嚴格華夏族和其他民族的界限﹐嚴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箭頭。唐.李華〈弔古戰場文〉:「利鏃穿骨,驚沙入面。」《新唐書.卷二一九.北狄傳.黑水靺鞨傳》:「其矢石鏃,長二寸,蓋楛砮遺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