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955 ms
共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卓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午。唐.李白〈戲贈杜甫〉詩:「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清.金俞邁〈詠木棉事〉詩:「鋤花偏喜日卓午,曦馭炎炎似火輪。」
|
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支的第七位。
午時:時辰名。約當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如:「午時三刻」。
特指中午十二點。如:「正午」、「午前」、「午後」、「午間新聞」。
一半、中間的。如:「午夜」。
|
炎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火光猛烈的樣子。《史記.卷二七.天官書》:「炎炎有光,偃兵。」清.金俞邁〈詠木棉事〉詩:「鋤花偏喜日卓午,曦馭炎炎似火輪。」
|
曦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清.金俞邁〈詠木棉事〉詩:「鋤花偏喜日卓午,曦馭炎炎似火輪。」
|
笠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竹皮、竹葉等編成,用來擋雨遮陽的帽子。唐.李白〈戲贈杜甫〉詩:「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頭戴一頂氈笠子,身穿箭衣,腰插彈弓一張,腳下黃牛皮靴。」
|
頭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先前、剛才。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二折:「張良,你這會容顏,比頭裡不同,你今日日當卓午,必然遇著賢人,指教你也。」《醒世姻緣傳》第三回:「不消去查,是你『秋胡戲』,從頭裡就『號啕痛』了,怕你心焦,我沒做聲。」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