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印刷術     
瀏覽人次:262 收藏人次:0
排字製版印刷的技術。
活字印刷術     
瀏覽人次:1157 收藏人次:252966
  雕版印刷術到了宋代,技術上已經相當成熟,官私書坊刻書極盛,但仍有其缺點,例如每個版面內容固定,印刷之後,無法移作其他印版,亦即,每印一書都必須重新刻版,費工費時稽延時效,對於出版書籍造成阻礙。所以,在雕版印刷術的基礎上,宋代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所謂活字印刷是指用特定的材料,將文字預先製成一個個的單字,印刷時將稿件所需的文字排拼成一塊版,然後在板上施墨刷印,印畢可將版面上的單字拆散按序存放,以供下次印書排版時使用。由於製作單字的材料可以是黏土、木頭或金屬,故活字印刷術又可分成泥活字、木活字、及金屬活字等三種印刷術。(一)泥活字印刷術  膠泥活字印刷術是畢昇於北宋仁宗慶曆年間(西元1041-10...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輯(2006)。以古通今-書的歷史= The History of Books。台北市:國家圖書館。吳哲夫(1984)。書的歷史。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錢存訓著,劉拓、汪劉次昕譯(1995)。造紙及印刷。臺北市:臺灣商務。謝灼華(1995)。中國圖書和圖書館史。臺北市:天肯文化。昌彼得著(1993)。中國圖書史略。臺北市:文史哲。陳力(1996)。中國圖書史。臺北市:文津。錢存訓著(2004)。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嚴文郁著(1992)。中國書籍簡史。臺北市:臺灣商務。
雕版印刷術     
瀏覽人次:707 收藏人次:0

雕版印刷術究竟起源於何時,史料並無明確記載,因此出現各種推論,從東漢、北齊、隋、唐、五代等朝代都有涉及,但根據現存最早有確切記載年代的印刷書顯示,至遲在八世紀初葉盛唐時,應已有雕版印刷。其事證包括:西元868年中國刻印的《金剛經》印刷清晰、雕刻精緻,技術相當成熟,絕非印刷術萌芽時期的作品;此外,日本寺廟所藏的雕版書《陀羅尼經》於西元770年印行;韓國現存最早的印本是1966年印行的佛經,而當時日本、韓國的雕版印刷技術係由中國輸入。雕版印刷術發明之前,紙張、人造墨、印章、及石刻壓印方法(拓石)已經出現,因此它的產生並非偶然,而是奠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技...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輯(2006)。以古通今-書的歷史= The History of Books。臺北市:國家圖書館。吳哲夫(1984)。書的歷史。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錢存訓著,劉拓、汪劉次昕譯(1995)。造紙及印刷。臺北市:臺灣商務。昌彼得著(1993)。中國圖書史略。臺北市:文史哲。陳力(1996)。中國圖書史。臺北市:文津。錢存訓著(2004)。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嚴文郁著(1992)。中國書籍簡史。臺北市:臺灣商務。
平版印刷術     
瀏覽人次:636 收藏人次:0
  早在1798年,奧國作家塞納菲爾德(Alois Senefelder, 1771-1834)發明石版印刷術(Lithography),利用水與脂肪相互反撥的原理,在平面上印刷,因而成為平版印刷術(Planography)的蒿矢,並以此原理製造了世界上第一部的木製石版印刷機。
  平版印刷,是在印版之印紋部分(印刷面)粘著油墨,無印紋部分(非印刷面)使附著水分,而印刷面與非印刷面均一律平坦同高,因水與脂肪性油墨互相排斥反撥,已著油墨之印刷面經加壓接觸,將油墨移轉於紙張或他種承印物件上之過程。
  一般平版印刷,是以承印廣告、招貼、月曆、書籍、報紙、地圖,因其複製方法較凸版...
套版印刷術     
瀏覽人次:435 收藏人次:0
  套版印刷術又稱為套印或套色印刷術。普通雕版印刷印出的圖文皆是一種顏色,比較單調。為能在一張紙上印出數種不同的色彩,於是發明了套版印刷方法。套印有一版及多版印法。前者是指在同一雕版上的不同部位,塗上不同顏色的油墨或水墨,一次或是分次上色印成;多版印法則是在幾塊大小一樣的版面之不同部位塗上不同顏色,然後疊印在同一張紙上。例如要在一張紙上同時呈現紅、黑兩色的文字,就刻成兩塊大小相同的版,在需要用色的部分,一版只塗紅色,另一版則只塗黑色,再將這兩塊版先後印在同一張紙上,就成為彩色的印本,此即「朱墨本」,除此之外,尚有雙色以上的「三色本」、「四色本」、及「五色本」等。這種彩印多用在刊印正文及各家批註...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輯(2006)。以古通今-書的歷史= The History of Books。臺北市:國家圖書館。吳哲夫(1984)。書的歷史。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錢存訓著,劉拓、汪劉次昕譯(1995)。造紙及印刷。臺北市:臺灣商務。昌彼得著(1993)。中國圖書史略。臺北市:文史哲。陳力(1996)。中國圖書史。臺北市:文津。錢存訓著(2004)。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嚴文郁著(1992)。中國書籍簡史。臺北市:臺灣商務。
靜電印刷術     
瀏覽人次:128 收藏人次:0
在紙上產生靜電圖像的印刷方式。
    
瀏覽人次:16629 收藏人次:4351403
技法、技藝。如:「美術」、「武術」、「技術」。
方法、策略。如:「戰術」、「權術」。
專業的。如:「術語」。
    
瀏覽人次:13356 收藏人次:7101263
圖章。如:「印章」、「印信」、「官印」、「鋼印」、「六國相印」。
痕跡。如:「手印」、「沙灘上的腳印」。
印刷。如:「印製」、「印發」、「影印」、「刊印」、「排印」、「翻印」。
符合。如:「心心相印」、「互相印證」。
    
瀏覽人次:7675 收藏人次:2548725
用來清潔、梳理或塗抹的工具。如:「刷子」、「毛刷」、「鞋刷」、「牙刷」、「雨刷」、「睫毛刷」、「油漆刷」。
用刷子清潔、梳理。如:「刷洗」、「刷鞋」、「刷牙」、「幫寵物刷毛」。
用刷子塗抹。如:「刷牆壁」、「刷油漆」。
淘汰。如:「我們的球隊,預賽時就被刷掉了。」
將晶片或條碼等抹過機器識別。如:「刷卡」、「刷條碼」。
擬聲詞。摹擬急速擦過的聲音。如:「刷的一聲,進球了。」
印刷     
瀏覽人次:612 收藏人次:0
運用照相及分色技巧,把文字、圖畫等原稿製成印版,加上油墨壓印,並可連續印出的技術。依版式分為凸版、平版、凹版及網版等四種印刷方式。也稱為「刷印」。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