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印尼     
瀏覽人次:407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東南亞,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參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條。
印尼學校制度     
瀏覽人次:5574 收藏人次:0
  印尼(印度尼西亞)土地面積為一百九十萬餘平方公里,人口約一億七千萬人,是一個由很多島嶼組成的國家,因語言、文化及宗教的多樣性,據說有三百餘種族和二百五十種語言所組成,宗教以回教徒最多,約占百分之九十,其他有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語言以爪哇語人口最多,但國語卻以馬來語為主作為印尼語,稱做國語,而地方種族所說的則稱為地方語。
  印尼歷經荷蘭和日本的殖民時期,於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七日宣布獨立成印尼共和國。
  印尼的學校制度採用「六三三四制」,但是學校卻分成由教育文化部管轄的一般學校(印尼語稱史可拉),和由宗教部管轄的回教學校(瑪德拉薩),這種類似雙軌的制度是其特色...
印尼大學(印尼     
瀏覽人次:609 收藏人次:0
  印尼大學建立於一九五○年,共有五處校區,分別在雅加達(Jakarta)(醫學、法律、文學)、波各(Bogor)(農業、獸醫)、班頤(Bandung)(工程、數學、自然科學,蘇拉巴雅(Surabaya)(醫學、牙醫)、馬加薩(Makassar)(經濟)。前四校區皆源起於荷蘭殖民時期,分述如下:
  雅加達校區源自以下三部分:(1)一八五一年荷語二年制「爪哇醫生學校」,一八六四年延長為七年制,一八九八年改稱「本土醫生訓練學校」,一九二七年成為醫學院,日據時期改為印尼語授課。(2)一九○九年荷語「本土律師訓練學校」,一九二四年成為法學院。(3)一九四○年荷語「文哲學部(Facultei...
波各農業大學(印尼     
瀏覽人次:159 收藏人次:0
  波各農業大學之前身乃一九四一年荷人所設之「農業學部」(Faculteit)。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荷蘭本土為德軍占領,乃被迫於印尼波各(Bogor)地方設校以容納流亡之教師學生。一九四九年底印尼獨立,數週後印尼大學(Universitas Indonesia)成立,波各為其校區之一。至一九六三年,脫離印尼大學獨立設校,成為印尼文教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下之國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全校共分九個學院(Faculty),為農業、獸醫、畜牧(Animal Husbandry)、森林、漁業、農業工程與技術、科學與...
研究發展部(印尼     
瀏覽人次:147 收藏人次:0
  研究發展部為印尼教育部門中從事教育研究之專責單位;其工作可分為二部門:一為以個人及小型研究為主之部門,其研究成果主要提供碩士班學生撰寫論文之文獻資料,故該部門主要的工作便是印行碩士論文摘要及相關之教育雜誌,並非以配合國家社經發展之需求為訴求。另一個大型之研究發展部門所從事之研究,大多配合國家政令之所需,故其研發經費大多由政府部門提供或補助。大型研究機構中之著者,稱為「教育文化研究發展室」(Office for Education and Cul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該部主要的工作,如國家教育評鑑、國外相關研究之發掘與推廣,乃至於實際...
印尼砂蛤     
瀏覽人次:124 收藏人次:0
貝殼卡其黃,殼皮稻草黃,殼薄,半透明,殼形為有圓角的三角形,殼頂尖,殼後緣圓,前端突出且變扁,殼面散佈微細顆粒,腹緣較粗,成長線不明顯,本種和前種均無齒,而靠外韌帶開閉雙殼。
印尼腹囊海龍     
瀏覽人次:111 收藏人次:0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不相連接,下側稜則止於臀部骨環附近而不與尾部相接,中側稜則與尾部下側稜相接。吻略長,頭長為其1.8-2.0倍。主鰓蓋縱稜明顯而完整,軀幹部的中側稜及下側稜亦明顯。骨環 20-22(通常 21)+ 24-26;背鰭鰭條數 37-44;胸鰭鰭條數18-21;尾鰭鰭條數 9。體褐色,吻部具一暗帶延伸至鰓蓋度緣,頭部腹面有橫帶。
印尼珍珠茅     
瀏覽人次:83 收藏人次:0
多年生;根莖粗壯,木質。稈高1-4 m,直立或攀緣狀。葉寬7-13 mm。花序圓錐狀。瘦果圓或稍拉長,長2-2.25 mm,暗灰色至棕色,具光澤,平滑至小凹,或具方格狀凹陷,被細毛;基盤杯狀。

印尼玫瑰鯒     
瀏覽人次:43 收藏人次:0
背鰭鰭條XI, 12;胸鰭鰭條23;腹鰭鰭條I, 5;臀鰭鰭條12。側線鱗28;背鰭前鱗5;第一背鰭至側線鱗列3.5;側線至臀鰭鱗列7。頭部略為扁平;身體短,呈圓柱狀;尾部略為側扁。頭大,體長為頭長之2.3倍。吻短,頭長為吻長之2.9倍。眼大,頭長為眼徑之3.7倍。眼間距相當窄。眼眶上後部、翼骨及下眼骨為鋸齒狀。口大,向侯延伸達眼睛之中部,頭長為上頜長之2.3倍。上頜向前延伸超過下頜,上頜齒腹視可見。具兩緊靠之背鰭,第一背鰭之第三棘最長。體背部被覆大型棘鱗,腹部為圓鱗。體色紅,腹部較白;臀鰭及尾鰭下緣深紅色;尾鰭另具有五個紅色縱紋。本種為東北部及西南部海域底拖下雜魚中偶見物種,但一直到2009...
    
瀏覽人次:13312 收藏人次:7101263
圖章。如:「印章」、「印信」、「官印」、「鋼印」、「六國相印」。
痕跡。如:「手印」、「沙灘上的腳印」。
印刷。如:「印製」、「印發」、「影印」、「刊印」、「排印」、「翻印」。
符合。如:「心心相印」、「互相印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