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2.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即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使、縱使。如:「即令銀行裡有存款,仍須努力工作,否則只有坐吃山空。」也作「即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縱使。如:「即使」、「即令」、「即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示。如:「命令」、「奉令」、「朝令夕改」、「明令規定」。
使。如:「令我難以忘懷!」、「令人發出會心的微笑。」
敬稱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
時節。如:「月令」、「時令」、「夏令衛生」、「冬令救濟」。
美。如:「令名」、「令譽」。
古典詞、曲中小令的簡稱。如:「如夢令」、「調笑令」。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已進入了表音階段,而且只有它纔是純粹的表音文字,形聲字則是了它的啟示纔產生的;但形聲字一旦產生,立即令所有造字方法失去光彩,它不但成為表音文字的主流,也成為所有文字的主流,後世新增的文字,幾乎全是形聲的天下,漢字的結構,已完全成熟,無須採用其他的方法了。」(p.42)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996: 151):『最早的形聲字不是直接用意符和音符組成,而是通過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或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而產生的。就是在形聲字大量出現之後,直接用意符和音符組成形聲字,如清末以來為了翻譯西洋自然科學,特別是化學上的某些專門名詞,而...
老嫗能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居易每作一首詩,即令一老婦人讀詩,若了解則收錄,否則再修改。見宋.彭乘《墨客揮犀》卷三。後用以形容文字通俗明白,容易看懂。《歧路燈》第五六回:「智周萬道:『語質詞俚,卻是老嫗能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吃、進食。《禮記.曲禮下》:「醫不三世,不服其藥。」《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即令更服丸藥,出入六日,病已。」
即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縱使。如:「我即使餓死也不願向人乞討。」也作「即便」、「即令」、「即或」。
寧缺勿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寧可沒有,也不要不顧品質,只求數量。《歧路燈》第五回:「喜詔上保舉賢良一事,是咱學校中事。即令寧缺勿濫,這開封是一省首府,祥符是開封首縣,卻是斷缺不得的。」也作「寧缺毋濫」。
一勞永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魏書.卷五一.皮豹子列傳》:「卿等表求來年築城,豈不更勞兵將?孰若因今兵勢,即令就之,一勞永逸,事不再舉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定的代名詞。如:「某甲」、「甲地」。北齊.顏之推〈還魂志〉:「婢逐呼云:『某甲欲奸我!』濟即令人殺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