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69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去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取捨。《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雖怯懦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
3.體統、禮數。宋.洪邁《夷堅乙志.卷四.趙士藻》:「汝曹為士大夫,當知去就。」
4.行為舉動。《三國志.卷十六.魏書.杜畿傳》:「且觀畿去就,於門下斬殺主簿已下三十餘人。」
去就之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捨或進退間的分際。《漢書.卷六十六.楊敞傳》:「漂然皆有節概,知去就之分。」
去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分寸、不明事理。《董西廂》卷三:「你咱說謊,我著甚痴心沒去就,白甚只管久淹蕭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即刻、馬上。表示事情或動作很快就要發生。如:「你等我一下,我去去就來。」、「一會兒就知道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前往。與「來」相對。如:「去上學」、「去餐廳吃飯」。
離開。如:「去世」、「去留」、「去國」。
差距、距離。如:「相去不遠」、「去古已遠」。
送、發出。如:「去信」、「去函」、「去電報」。
除掉。如:「去官」、「去勢」、「去蕪存菁」、「去掉一層皮」。
剛過的。如:「去年」、「去日苦多」。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聲清而遠,古四聲中的第三聲,今在國音聲調中則為第四聲。如「送」、「效」、「勁」、「願」等字。
助動詞。表示事情的進行。如:「前去」、「任他說去」。
尸位素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尸位素餐」係由「尸位」及「素餐」二語組合而成。 「尸位」見於《書經.五子之歌》。根據記載,夏朝君王太康成天不理朝政,只知沉湎於享樂,以致於百姓都不再擁戴他。太康遊樂過度,已經到了不知節制的地步,甚至有一次在洛水(今河南省境內)田獵時,竟然一去就是百天,最後有窮國領袖后羿,因為百姓無法再忍受這樣的國君,將他阻絕在黃河而不得返國。 「素餐」則見於《詩經.魏風.伐檀》,詩歌內容是在諷刺在上位者不勞而食。詩人透過反詰設問的手法,反覆提到:有人不耕種、不收割,為何可獲取三百家的榖糧?有人不上山打獵,為何院子裡掛得都是貆的毛皮?詩歌末尾則說出君子們可是不會白吃、白喝而不從事勞動。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授。如:「教唱」。《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唐.柳宗元〈六逆論〉:「教於後世,莫知其所以去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做、從事、處理。如:「弄飯菜」、「弄乾淨」。《兒女英雄傳》第一四回:「你莫管,照我的話弄去就是了。」
顛沛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流離顛沛注音︰ㄌ|ㄡˊ ㄌ|ˊ ㄉ|ㄢ ㄆㄟˋ漢語拼音︰liú lí diān pèi釋義︰即「顛沛流離」。見「顛沛流離」條。 01.宋.黃庭堅〈書睢陽事後〉詩:「流離顛沛義不辱,去就死生心自知。」 02.《浮生六記.卷三.坎坷記愁》:「君之不得親心,流離顛沛,皆由妾故。妾死則親心自可挽回,君亦可免牽掛。」
九牛一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多數中的極少部分,對大體沒有什麼影響。唐.王維〈與魏居士書〉:「然才不出眾,德在人下,存亡去就,如九牛一毛耳。」也作「牛之一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