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將     
瀏覽人次:266 收藏人次:0
反把、反而,有違背的意思。《紅樓夢》第五七回:「我哥哥還沒定親事,為什麼反將邢妹妹先說與我兄弟了。」
反將一軍     
瀏覽人次:3219 收藏人次:0
利用對方擅長的能力,反過來對付他或是達到更好的效果。
反將     
瀏覽人次:168 收藏人次:0
反間計。元.尚仲賢《單鞭奪槊.楔子》:「某今使一反將計,著劉文靖直至沙沱,把劉武周首級標將來了也。」
    
瀏覽人次:48873 收藏人次:4604410
快要。表未來的用詞。如:「將來」、「將要」、「將近」。
下棋時把對方的「將」或「帥」吃掉。如:「我這一步抽車,下一步就要將軍了。」
把。如:「將心比心」、「將門關好」、「媽媽已經將飯菜做好了。」
以、用。如:「將功折罪」、「將計就計」、「將錯就錯」。
又、且。如:「將信將疑」。
高級軍官。如:「將領」、「將帥」、「大將」、「名將」、「勇將」。
高級軍階。如:「上將」、「中將」、「少將」。
技術高超的人。如:「籃球主將」、「游泳健將」。
率領。如:「使將將兵」、「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瀏覽人次:13133 收藏人次:5699562
相反的。與「正」相對。如:「反面」、「反穿」、「反串」、「擺反了」。
翻轉。如:「反敗為勝」、「反守為攻」、「易如反掌」。
與原來的不同。如:「反常」、「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
抗議、不贊成。如:「反對」。
回、還。如:「反攻」、「反省」、「反璞歸真」。
類推。如:「舉一反三」。
背叛、背離。如:「造反」、「反叛」。
平反:翻案。如:「經過多年的奔走,這場冤獄終於平反了。」
反切:古人的注音方法。用兩字標注,把上一個字的聲跟下一個字的韻切合而成一個音。如:「東,德紅反,即是一種反切。」
爾虞我詐     
瀏覽人次:65367 收藏人次:1782470
∼西元前575),春秋時楚國人。事莊王為司馬。晉楚邲之戰時,為將,大敗晉師。晉人伐鄭,共王援救,使子反將中軍,戰於鄢陵。王之目受傷,召子反謀劃,醉而不能見,楚師遂宵遁,後子反為共王責而自殺。
(3) 宋:國名。周朝分封微子之地。約位於今河南省商邱縣南,後為齊所滅。
(4)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5) 平:媾和、和好。
(6) 華元:春秋時宋人,生卒年不詳。歷事宋文公、共公、平公三君,共四十年。因見國家處於楚、晉兩大國間,飽受戰爭之苦,倡和平運動,於共公十年,使兩國結盟於宋,為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弭兵之...
買櫝還珠     
瀏覽人次:48624 收藏人次:3659514
購買裝有珠寶的匣子,只留下華麗的匣子卻反將珠寶還給賣主。比喻沒有眼光,取捨失當。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例]學習古人文章若只知學詞藻之美,卻忽視內蘊精神的重要,正是買櫝還珠啊!
作繭自縛     
瀏覽人次:41448 收藏人次:2441012
蠶吐絲成繭,把自己給裹起來。這本是養蠶時常見的景象,有心人將它用來比喻人做了某事,反將自己困於其中。南朝梁誌公和尚〈十四科頌.善惡不二頌〉,頌中有:「聲聞執法坐禪,如蠶吐絲自縛」兩句。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佛的境界不必外求,它就在我們本來的身心中。一般人不了解,一直向外去追求,於是以為坐禪可以成佛,卻不知那就像吐絲為繭,反而牢牢地把自己給困住了。所以頌中接下去說:「法性本來圓明,病愈何須執藥。」法性就是佛性,我們的佛性本來就存在的,不必靠外在修練的,就像沒生病的人何必吃藥呢?在另外一篇〈事理不二頌〉中,誌公和尚也說:「一切無非佛事,何須攝念坐禪?」意思也是一樣。在〈菩提煩惱不二頌〉中更明白地說:「...
畫蛇添足     
瀏覽人次:31699 收藏人次:1936014
畫好蛇後,多事為它添上蛇足,結果反而失去本已贏得的酒。比喻多此一舉,反將事情弄糟。典出《戰國策.齊策二》。
理直氣壯     
瀏覽人次:16761 收藏人次:899205
趙再理去開封府。正直大尹陞堂。那先回的趙知縣,公然冠帶入府,與大尹分賓而坐,談是說非。大尹先自信了。反將趙再理喝罵。幾番便要用刑拷打。趙再理理直氣壯,不免將峰頭驛安歇事情,高聲抗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