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70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叔伯兄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伯叔的兒子。例:佢兩儕係叔伯兄弟。(他們兩個是堂兄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父親的弟弟。如:「叔父」。
稱丈夫的弟弟。如:「小叔」。
稱較父親年輕的父執輩。如:「李大叔」、「葉叔叔」。
排行第三。如:「伯仲叔季」。
衰微、沒落。如:「叔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出生的同胞男子。如:「兄弟」、「胞弟」。
親戚中年紀比自己小的同輩男子。如:「表弟」、「堂弟」。
稱比自己年紀小的同輩朋友。如:「賢弟」、「仁弟」。
門徒、學生。如:「弟子」、「徒弟」。
對同輩朋友的自稱。如:「愚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父親的哥哥。如:「伯父」。
古代兄弟排行中最大的。如:「伯、仲、叔、季」。
尊稱年齡或輩分高的人。如:「老伯」、「世伯」。
古代封建制度裡,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三等。如春秋時的鄭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哥哥。如:「兄長」、「兄弟」、「長兄如父」。
對同輩的敬稱。如:「仁兄」、「老兄」、「兄臺」、「硯兄」。
兄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男子同胞先出生的為兄,後出生的為弟。《爾雅.釋親》:「男子先生為兄,後生為弟。」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二折:「可不道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斷了再難續。」
2.內外的族親、姻親。《詩經.小雅.伐木》:「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漢.鄭玄.箋:「兄弟,父之黨,母之黨。」《儀禮.喪服》:「大夫之子於兄弟,降一等。」漢.鄭玄.注:「兄弟,猶言族親也。」
3.同姓之國。《書經.蔡仲之命》:「懋乃攸績,睦乃四鄰,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史記.卷三九.晉世家》:「曹,叔振鐸之後;晉,唐叔之後,合諸侯而滅兄弟,非禮。」
4.泛指意氣相投的朋友。元.鄭光祖《老君堂》第二折:「兄弟每,量唐童何足道哉也!」《水滸傳》第七五回:「招安須自有日,如何怪得眾弟兄們發怒?」
5.比喻兩者相當,不相上下。《論語.子路》:「魯衛之政,兄弟也。」宋.邢昺.疏:「此章孔子評論魯衛二國之政相似,如周公康叔之為兄弟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才略》:「孟陽景陽,才綺而相埒,可謂魯衛之政,兄弟之文也。」
6.特指黑社會人物。如:「道上兄弟」。
1.特指弟弟。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那時節兄弟在范陽,兄長在樓桑,關某在蒲州解良。」《清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村裡有箇農庄人家,弟兄二人姓劉。哥哥名劉添祥,年四十歲,妻已故;兄弟名劉添瑞,年三十五歲。」
2.男子自謙之詞。《老殘遊記》第三回:「依兄弟愚見,還是不多殺人的為是。」《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兄弟自從十七歲到上海,彼時老人家還在世,生意亦還過得去。」
叔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族中同祖而與父親同輩的男性親屬。《紅樓夢》第五十七回:「我們姑娘來時,原是老太太心疼他年小,雖有叔伯,不如親父母,故此接來住幾年。」
伯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長兄。《書經.呂刑》:「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孟子.告子上》:「鄉人長於伯兄一歲,則誰敬?」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