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5.37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叢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彙刻的古今碑帖。如:「他非常喜歡魏晉名家真蹟叢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妥當、適切。通「貼」。如:「服帖」、「妥帖」。
順從、馴服。通「貼」。如:「帖服」、「俯首帖耳」。
從石刻或版刻拓印下來的墨跡,用作學習寫字臨摹的範本。如:「碑帖」、「字帖」、「臨帖」。
邀請客人或致謝的紙卡。如:「帖子」、「請帖」、「喜帖」、「謝帖」。
寫有生辰八字等的紙片。如:「庚帖」、「換帖」。
參加網路論壇上討論的文字,或發表的議論。如:「跟帖」、「刪帖」。
量詞。用於計算藥劑的單位。如:「一帖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集的。如:「叢聚」、「草木叢生」。
聚集一起的人或物。如:「人叢」、「樹叢」、「草叢」、「叢林」、「論叢」、「叢書」。
王羲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模本,藏於日本私人處)東方朔像讚 (唐臨本,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孝女曹娥碑興福寺斷碑淳化閣帖 (叢帖,經雙鈎描摹後,刻在石版或木版上,再拓印裝訂成帖。共0卷,第6、7、8是王羲之之作,共有160多帖。藏於上海博物館)清堂帖 (集帖,集王羲之的字重刻而成)大唐三藏聖教序 (由唐朝比丘懷仁,集王羲之字而成)資料來源:網路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24055
寶晉齋法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宋曹之格所摹刻的匯刻叢帖,十卷。北宋米芾獲得晉朝王羲之《王略帖》、王獻之《十二月帖》及謝安《八月五日帖》墨跡,因而名其齋為「寶晉」。崇寧三年(西元1104)米芾擔任無為軍知州(今安徽無為)時,曾將三種書法刻於石上,後遭兵火損壞,幸經無為守葛祐之翻刻,而與殘石同列官舍。至曹之格任無為通判時,又重行摹刻,並增入家藏《晉帖》及米芾書多種。到咸淳四年(西元1268)刻成,標題為「寶晉齋法帖」。今傳本已非原面目了。
快雪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初涿州馮銓刻叢帖一種,用晉代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墨蹟摹泐為第一帖,築堂儲石,堂名題為快雪,而帖名稱為《快雪堂帖》。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