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口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口頭傳達的消息。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二折:「怕你寫不及書信呵,你則道箇口信來。」《冷眼觀》第一五回:「忽又想起柔齋,他雖是營業不正,然而待我尚有故人念念之情,此番回去,竟忘卻託老二帶個口信與他,殊非交友之道。」
2.口頭上的諾言。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三折:「那廝無行止,失口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消息、音訊。如:「音信」、「凶信」、「口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動物飲食、發聲的器官。如:「口腔」、「張口」、「閉口」、「守口如瓶」。
器物納入或放出的地方。如:「瓶口」、「碗口」、「槍口」。
內外相通的地方。如:「港口」、「路口」、「巷口」、「門口」、「關口」。
刀鋒、劍鋒。如:「刀口」、「劍口」。
物體破裂處。如:「傷口」、「裂口」、「決口」。
量詞:A>用於計算人數的單位。如:「一家八口」。B>計算牲畜數量的單位。相當於「隻」、「頭」。如:「三口豬」。C>用於計算器物數量的單位。如:「兩口鍋子」、「一口鋼刀」、「一口枯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附帶、連帶、順便做。如:「連說帶笑」、「記得幫我帶口信!」、「出去時把門帶上。」
無行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不端。《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您莫是奸細的人?今官司緝捉無行止目生異色人。可依直向咱說來!」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三折:「那廝無行止,失口信。」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