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013 ms
共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可及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步行、汽車或公共運輸等方式,使得土地易於通達的特性稱為可及性。以經濟發展而言,沒有可及性,不動產幾乎沒有價值,所以通常土地的可及性愈高,則價值愈高。
可及性實為空間摩擦的相對觀念,此一觀念歷來常被認為決定都市及區域空間結構及經濟和居住活動區位選擇的重要因素。可及性愈高,人類對環境干擾的潛力亦相對愈高,例如陽明山國家公園之可及性相對於其他國家公園最高,故如其所受到之人為干擾亦最大,在管理上最困難。例如山坡地或高山地區開路後,可及性增大,將會使潛在開發性增大,故應事前加以規劃與防範。 |
取用性(可及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用性的概念,或譯為可及性,若由實體世界事物來比喻,可以指從某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距離遠近,或者說兩地間網路最短距離之連結程度。延伸來說,取用性可以指個人接觸到資訊、服務或設施的機會,或所花費時間的程度;或者抽象的指稱兩個概念的比值,例如:旅行成本和效益之間的比。取用性的測量包括可能存在或可能不存在的連結,兩者都是希望改善兩點間接觸的困難,以增加聯繫、參與或相互影響的機會或服務的品質,例如:交通運輸系統的改善。在圖書館研究領域,圖書館向來被視為具有提供近用資訊之功能,由傳統提供紙本資料到現代提供電子資源的近用服務,因此圖書館已由早期主張擁有和典藏資料的目標,轉向提供資訊近用機會以符合... 陳瑩芳(2006)。美國政府資訊指引服務的發展成因及詮釋資料。大學圖書館,3(1)。上網日期:2010年11月29日,檢自: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2006101313180079/1/ulj3-1_6.doc翁維泰(2010)。捷運系統開發對土地使用與價值之影響:以可及性分析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臺北市。黃韻潔(2010)。學校可及性對兒童學習表現之影響-臺北縣坪林國小之實證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臺北市。Rice, Ronald E., McCreadie, Maur...
|
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到。如:「及格」、「及第」、「推己及人」、「水深及膝」。
|
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賦的本質。如:「天性」、「本性」、「人性本善」。
|
愚不可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公冶長》:「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讚美人裝愚作痴的涵養功夫非常人所能及。《三國志.卷一○.魏書.荀攸傳》:「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彊,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今多譏罵人愚笨到了極點。如:「他誤信誇大不實的成藥廣告,非但花錢傷身,甚至危及性命,真是愚不可及啊!」
|
![]()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