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2.91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可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使人悲痛。《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舉而滅之,可哀也哉。」
2.令人嘆惜、可憐。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四:「張文潛三子秬、秸、和,皆中進士第,秬、秸在陳,死于兵,和為陝府教官,歸葬二兄,復遇盜見殺,文潛遂亡後,可哀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痛。如:「哀傷」、「哀痛」、「悲哀」、「哀號」、「喜怒哀樂」。
悼念。如:「默哀」。
憐惜。如:「哀憐」。
哀子:母親亡故,兒子的自稱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允許。如:「許可」、「認可」。
能夠、適宜。如:「可以」、「可口」、「可大可小」、「堅不可摧」。
堪、值得。如:「可愛」、「可憐」、「可惜」、「可敬」、「可惡」、「可喜可賀」。
但是。如:「可是」、「他雖笨,可很用功。」
豈。如:「這可不是一場騙局?」
表示語氣的加強。如:「他可神氣了!」、「這下子可慘了!」
疑問詞。如:「你可知道?」、「此話可當真?」、「你可曾想過?」
美好的。如:「可人兒」。
可汗(: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國對君主的稱呼。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一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樣低劣,並無差異。《漢書.卷六六.楊敞傳》:「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親任大臣,即至今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聊齋志異.卷七.細柳》:「黑心符出,蘆花變生,古與今如一丘之貉,良可哀也!」
眾口鑠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明.姜南《投甕隨筆.逐臣表語》:「昔日位居黃閤,眾口鑠金;此時身謝朱崖,蔓草縈骨,亦可哀也。」
遇人不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淑」,不善、不好的意思。〈中谷有蓷〉共三章,是在寫婦人被丈夫拋棄的詩。內容大意是:生長在山谷中的益母草,因為乾旱而枯萎了。在荒年裡被丈夫拋棄的婦人長聲嘆氣,埋怨誤嫁了不好的丈夫。「遇人不淑」原意是遇到不好的人,但是在《詩經.王風.中谷有蓷》中,語意則指女子誤嫁不好的丈夫,在後來的文獻中也都指女子嫁錯丈夫,如: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凡人生為女子身,已大不幸,況又遇人不淑,至于銜恨以沒,其志亦可哀矣!」述說身為女子已是一種不幸,況且又嫁了個不好的丈夫。後來「遇人不淑」被用來指女子誤嫁了不好的丈夫。
舉棋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衛獻公自夷儀使與甯喜言,甯喜許之。大叔文子聞之,曰:「烏乎!《詩》所謂『我躬不說,皇恤我後者。』甯子可謂不恤其後矣。將可乎哉?殆必不可。君子之行,思其終也,思其復也。《書》曰:『慎始而敬終,終以不困。』《詩》曰:『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今甯子1>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2>,而況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九世之卿族,一舉而滅之,可哀也哉!」 〔注解〕 (1) 甯子:甯喜,春秋衛國人,生卒年不詳。甯,音ㄋ|ㄥˋ。 (2) 耦:音ㄡˇ,指下棋的對手。
抱頭鼠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抱頭鼠竄」。見「抱頭鼠竄」條。 01.宋.陸游〈聞虜酋遁歸漠北〉詩:「天威在上賊膽破,捧頭鼠竄吁可哀。」 02.明.張鳳翼《灌園記.第二五齣》:「軍威似雪霜,陣勢如波浪,覷燕人捧頭鼠竄,救死扶傷。」
無能為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八.史閣部書》:「而況燕雀處堂,無深謀遠慮,使兵餉頓竭,忠臣流涕頓足,而歎無能為力,惟有一死以報國,不亦大可哀乎!」
羅漢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腳之別名也。近日樹旗聚眾,多以械鬥開端,非真有大志也。逞一朝之忿,冐不韙之名,身膏蕭斧,懵然未悟,可哀也哉!(海音詩) 參考書目註1. 維基百科:羅漢腳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5%E6%BC%A2%E8%85%B3註2.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43。註3. 從台灣俗語看台灣歷史文化 http://www.tces.chc.edu.tw/alan/taiwan/h/h3/h33/h334.html臺灣文獻叢刊 http://udnd...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