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可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於心意。《紅樓夢》第六五回:「我如今改過守分,只要我揀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允許。如:「許可」、「認可」。
能夠、適宜。如:「可以」、「可口」、「可大可小」、「堅不可摧」。
堪、值得。如:「可愛」、「可憐」、「可惜」、「可敬」、「可惡」、「可喜可賀」。
但是。如:「可是」、「他雖笨,可很用功。」
豈。如:「這可不是一場騙局?」
表示語氣的加強。如:「他可神氣了!」、「這下子可慘了!」
疑問詞。如:「你可知道?」、「此話可當真?」、「你可曾想過?」
美好的。如:「可人兒」。
可汗(: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國對君主的稱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臟:內臟之一。主管體內血液循環的器官。
思想、意念。如:「愛心」、「良心」。
腦海。如:「心思」、「心想事成」。
感情、情緒。如:「心情」、「心平氣和」。
物體的中央、內部。如:「圓心」、「掌心」。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行為。使用消弱作用應注意的是:扣留增強到相當久,例如不理會哭鬧小孩要狠心,即使在地上連滾帶爬,也不可心軟而前功盡棄。此外,管制增強要全面合作,態度一致,如訓練小孩於正餐吃飯而不吃零食,就要在除了正餐間以外,管制所有可能取得食物的機會,才能發生效用。再者,反應動作要十分吃重、付出相當代價,才給予增強,如買獎券,若每張二十元,則不中也不痛不癢;若每張千元,數次不中,則因代價太高而放棄。增強相剋行為(相互抵制)甲刺激產生痛苦的反應,乙刺激產生愉快的反應,若使愉快反應強於痛苦反應,且兩行為不並存,則乙刺激會取代甲刺激。依此原理...
無法無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法紀、天理。形容人肆意妄為毫無顧忌。※語或出明.月榭主人《釵釧記.審問》。
踏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切實認真。如:「做事要踏實,不可心存僥倖。」
康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驗,使其更具有組織和意義。因此如欲決定知識的本質,就須同時考慮心靈的主動貢獻。康德接受理性主義,認可心靈是知識的來源,而賦予活力;換言之,他不僅以感官經驗來詮釋知識,使得探求知識的方法,更俱活潑。他以與生俱來的先天論的觀點,再加上自笛卡兒時代以來即已失去地位的柏拉圖學說,來解釋知識。 關鍵字中文:康德英文:Immanuel Kant 參考書目註1王文科(1989)。學習心理學,頁46-47。五男圖書出版公司
心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驚慌忙亂。[例]遇到瓦斯外洩時記得先打開門窗,切不可心慌失措。
滴屑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慄、顫抖的樣子。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涎鄧鄧眼睛剜,滴屑屑手腳卸,磣可可心肝摘。」元.張國寶《羅李郎》第四折:「見他撲簌簌眼裡搵啼痕,教我滴屑屑手腳難停穩。」也作「滴羞跌屑」。
歧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偏邪不正的念頭。如:「做人不可心存歧念,以免身敗名裂。」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