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51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吉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祭祀之禮,為古五禮之一。《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
2.婚禮。宋.秦醇《譚意哥傳》:「君若不棄焉,君當通媒妁,為行吉禮,然後妾敢聞命。」
吉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吉禮係印度梵文之「敬禮」,用於印度各種舞蹈儀式或戲劇之開場敬禮。其姿勢稱為Namaska或Namaskaram,口念此音即代表問候。安吉禮是手印(Mudra)或姿態基礎之一,包含於巴拉他納亞舞(Bharatnatyam)及其他舞蹈、儀式或戲劇舞蹈中。安吉禮的姿勢要求兩手掌對掌在身前緊握,雙手高度依據尊敬的程度有三種:超過頭部為向神明敬禮;與臉齊為向朋友致意,或用於日常社交及議會之時。在歐洲則流行以右手(表尊貴)相握致敬。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的行為規範。如:「禮俗」、「禮節」、「禮法」、「禮儀」。
表示尊敬的態度或行為。如:「禮貌」、「敬禮」、「行禮」、「禮賢下士」。
儀式。如:「典禮」、「喪禮」、「成人禮」、「成年禮」。
贈送人家的物品。如:「禮物」、「獻禮」、「送禮」、「禮金」、「禮餅」。
尊敬、厚待。如:「禮遇」、「禮聘」。
禮拜:A>向神行敬拜禮。B>基督徒於星期日集會,敬拜上帝的儀式。如:「星期日是基督徒做禮拜的日子。」C>一個星期為一禮拜,星期日為禮拜日。如:「下個禮拜開始期中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善的、幸運的、有利的。如:「吉祥」、「吉利」、「吉日」、「吉屋出租」、「吉人天相」、「良辰吉時」。
美好祥瑞的事。如:「趨吉避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減省。通「省」。《說文解字.目部》「眚」字.清.段玉裁.注:「眚,又假為減省之省。」《周禮.地官.大司徒》:「七曰眚禮。」唐.賈公彥.疏:「眚禮者,謂吉禮之中眚其禮數。」
五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吉、嘉、賓、軍、凶五種禮儀。《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五禮之禁令與其用等。」鄭玄注引鄭司農曰:「五禮,吉、凶、軍、賓、嘉。」《隋書.卷六.禮儀志一》:「周公救亂,弘制斯文,以吉禮敬鬼神,以凶禮哀邦國,以賓禮親賓客,以軍禮誅不虔,以嘉禮合姻好,謂之五禮。」
納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婚嫁六禮中的第四禮。男方擇一吉日,送禮物章服到女家的禮節。《儀禮.士昏禮》:「納徵,玄纁、束帛、儷皮,如納吉禮。」《禮記.昏義》:「納徵、請期。」唐.孔穎達.正義:「納徵者,納聘財也。徵,成也,先納聘財而后昏成。」也稱為「納幣」。
吉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以祭祀為吉禮,故稱祭祀時所用的鼎彞等古器物為「吉金」。
三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有三稜的菁茅,為古代的瑞草。《晉書.卷一九.禮志上》:「其吉禮也,則三茅不翦,日觀停瑄。」
吉金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金文。古以祭祀為吉禮,故稱鑄於祭器上的文字為「吉金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