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9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名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名的戲曲演員。如:「頒獎晚會上,名伶展現迷人風采,耀眼奪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稱表演歌舞、戲劇的人。如:「紅伶」、「女伶」、「名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或事物的稱呼。如:「人名」、「山名」、「地名」、「植物名」、「樂器名」、「職官名」、「請問芳名」、「尊姓大名」。
聲譽。如:「名聲」、「名氣」、「美名」、「盛名之累」、「名不虛傳」。
出色的、大家都知道的。如:「名人」、「名醫」、「名言」、「名酒」、「風景名勝」。
指稱、形容。如:「莫名其妙」、「無以名之」。
量詞。A>用於計算人的單位。如:「學生十名,缺席一名。」B>用於計算排名的單位。:「全班第十名」。
名牌:A>標示名字的牌子。如:「記得把這幾個名牌發下去給學員佩戴。」B>有名的品牌。如:「這件衣服可是名牌?」
龔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特殊具體。《杭大宗逸事狀》,簡單地直錄事實,主旨在揭露清統治者的專制淫威和冷酷。《書金伶》通過一個名伶的聲技的描寫,反映了清統治者及其士大夫腐爛奢侈生活的一個側面。《己亥六月重過揚州記》,通過一個地方的盛衰變遷和世態風習,不僅反映了所謂乾嘉盛世士流社會的庸俗面貌和醉生夢死的精神狀態,而且指出其“初秋”氣象,暗示一個歷史時代的衰落變化。《病梅館記》,則通過植梅的生活瑣事,反映了作者在專制主義的壓抑和束縛之下,反對士流社會的矯揉造作,渴望人格的自由,精神解放的思想。龔自珍的散文和詩一樣,無論寫什麼題材,總是帶著批判的眼光,...
一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當代、一個時代。[例]一代梟雄、一代宗師、一代名伶
梅蘭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93~1961)名瀾,字畹華,祖籍江蘇泰興,當代京劇名伶。生於北京梨園世家,早期從吳菱仙、秦稚芬習青衣旦角,以天賦特優,技藝絕倫,馳名全國。爾後對旦角唱腔、念白、音樂、服飾、舞蹈等進行革新創造,為旦角表演藝術另闢新路,在京劇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曾三度出國,前往日、美、前蘇聯及歐洲各地表演,美國洛杉磯波摩拿學院及南加州大學均贈予文學博士榮銜。與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並稱「四大名旦」。
譚鑫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47~1917)別號小叫天,清江夏(今湖北省武昌縣)人。皮黃劇老生名伶,唱做精能,清末常演劇內廷,伶界奉為典型,模仿者稱為「譚派」。以《空城計》、《定軍山》等劇著名。
粵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說粵語地區的劇種。如廣東、廣西、香港、澳門及華僑聚居之地。明清兩代弋陽腔、皮黃、崑腔等相繼流傳到廣東,清初出現廣東本地班,融合諸腔,並吸收廣東民間音樂及流行曲調,於雍正前後彙合形成粵劇。用廣東話演唱,極具地方色彩。劇碼取材自傳統戲曲、外國電影或西洋名劇,涵容性極大,為粵劇的一大特色。[例]這部片子邀請粵劇名伶演出,在香港極為轟動。 △廣府戲、廣東大戲、廣州戲
名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伶。清.李漁《閒情偶寄.卷四.演習部.變調.變舊成新》:「可惜當世貴人,家蓄名優數輩,不得一詼諧弄筆之人,為種詞林萱草,使之刻刻忘憂。」
老戲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紀大或資深的戲迷。如:「這位國劇名伶擁有不少老戲迷,只要她登臺,一定場場爆滿。」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