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9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吐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從嘴巴裡吐出火來的魔術特技表演。
吞刀吐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源於西域的雜技。《晉書.卷九四.隱逸列傳.夏統》:「丹珠乃拔刀破舌,吞刀吐火,雲霧杳冥,流光電發。」《舊唐書.卷二九.音樂志二》:「後魏、北齊,亦有〈魚龍辟邪〉、〈鹿馬仙車〉、〈吞刀吐火〉、〈剝車剝驢〉、〈種瓜拔井〉之戲。」
吐火羅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時流行在大陸地區新疆吐魯番、焉耆和庫車一帶的語言。分焉耆與庫車兩種方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西從嘴裡出來。如:「吐口水」。
說出、發出。如:「吐露」、「堅不吐實」、「一吐為快」、「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釋放。如:「窗外的夜來香吐放出濃郁的香氣。」
言詞。如:「談吐優雅」。
胸、腹腔內的東西從嘴裡湧出。如:「吐血」、「嘔吐」、「上吐下瀉」。
把私自占有的東西退還。如:「吐出公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燃燒所產生的光熱現象。如:「爐火」、「著火」、「星星之火」。
生氣、動怒。如:「火大」、「動火」、「發火」、「光火」、「別把他惹火了!」
軍用武器或戰爭。如:「軍火」、「火藥」、「開火」、「戰火」。
緊急、急速。如:「火速」、「這是件十萬火急的事!」
烹調時所用的熱力。如:「火候」、「文火」。
赤紅色的。如:「火紅」、「火腿」。
奇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奇虛幻。漢.張衡〈西京賦〉:「奇幻儵乎,易貌分形。吞刀吐火,雲霧杳冥。」《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天理自然果報,人多猜不出來,報的更為直捷,事兒更為奇幻,聽小子表白來。」
杳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深遠幽暗的樣子。《文選.張衡.西京賦》:「吞刀吐火,雲霧杳冥。」三國魏.曹丕〈感物賦〉:「瞻玄雲之蓊鬱,仰沉陰之杳冥。」
焰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佛教修行儀式。焰口本是一餓鬼名,源於唐代翻譯的密教典籍。據說一次夜裡,阿難正在修行時看到口吐火焰的餓鬼焰口,為免自己墮入餓鬼道,及使諸餓鬼解除痛苦,向佛陀請示。佛陀說出此種施食的方法。後人稱向餓鬼施食的儀式為「焰口」。有關焰口的儀式,由於傳承不一,相互徑庭。也稱為「放焰口」、「施食」。
跳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百戲之一。表演者把幾個球拋上空中,然後依次接取。晉.傅玄《馬鈞傳》:「設為女樂舞像,至令木人擊鼓吹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擲劍、緣絚、倒立。」《野叟曝言》第八二回:「飛娘令幻民試演吞刀、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跳丸諸法,觀者無不咋舌驚歎。」
尉遲乙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唐于闐國(今新疆和闐縣)人,一作吐火羅人。貞觀初以善畫薦,授宿衛官,封郡公。其父尉遲跋質那亦以畫名,人稱父子二人為大尉遲、小尉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