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55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君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主國的元首。大體由家系世襲產生。如中國的皇帝,日本的天皇,英國的國王等。也稱為「君上」。
君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主為元首的國家。其元首稱皇帝、國王或其他類似的稱號。有君主專制與君主立憲之別。前者君主獨斷獨行,不受憲法約束,如民國以前的中國;後者所行使的統治權為憲法所規定,如英、日等國。
君主立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主為國家元首,而實際政治由首相所領導的內閣主持的政治制度。如英國、日本等。
君主專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的統治權,由君主一人以強力獨斷獨行的制度。
君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指由世襲產生的元首,並且獨攬主權的政治體制。但也有的君主是屬於象徵性的存在,實際是行共和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建時代的一國之主。如:「國君」、「君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帝王。如:「君主」。《禮記.曲禮下》:「主佩倚,則臣佩垂。主佩垂,則臣佩委。」唐.杜甫〈入衡州〉詩:「報主身已老,入朝病見妨。」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人,正談論他們首領單于(ㄔㄢˊ ㄩˊ)被人殺害的消息。楊惲聽了之後,就發表議論說:「單于真是昏庸的君主,雖然他的大臣替他設計了很好的治國策略,卻不知採用,結果送上自己的性命。這就好比歷史上秦朝的君主一樣,因為聽信小人而殺害忠貞大臣,結果遭到亡國的噩運。如果當時秦朝的君王肯採納忠言,也許今天還是秦朝的天下呢!從古到今的國君都喜愛聽信小人的話,真像出自同一山丘的貉(ㄏㄜˊ,一種形似狐狸的野獸)一樣,沒有什麼差別。」楊惲如此借古諷今,實在是太猖狂無禮了!宣帝聽了很生氣,就將楊惲免職。後來「一丘之貉」由此演變而來,用來比喻彼此同樣低劣,並無差異。
尸位素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尸位」:《書經.五子之歌》太康1>尸2>位以逸豫3>,滅厥4>德,黎民5>咸貳6>。乃盤遊無度7>,畋8>于有洛9>之表,十旬10>弗反。有窮后羿11>,因民弗忍,距12>于河。 〔注解〕 (1) 太康:夏朝的第三位君主,生卒年不詳。啟之子,因荒遊無度,為有窮國君后羿所逐,遂失其國。 (2) 尸:音ㄕ,執掌。 (3) 逸豫:放縱情慾而不勤於政事。 (4) 厥:其。 (5) 黎民:百姓。 (6) 咸貳:皆有二心。 (7) 盤遊無度:遊樂過度無節制。 (8) 畋:音ㄊ|ㄢˊ,狩獵。 (9) 有洛:有,加在國名、族名、物名前的助詞。有洛指洛水。 (10) 旬:十天為旬。 ...
東施效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制度、禮樂崩壞,各國霸主逐漸興起。孔子因此開始周遊列國,勸說各國君主施行仁道,希望能振興時弊,解決亂象。而孔子從魯國西行到衛國去的時候,弟子顏淵就問魯國的太師:「夫子此行結果會是如何?」太師回答說:「因為時代不同,禮法也隨著環境而有所改變,必須懂得變通才行。像孔子這樣的用心良苦,是出自於對社會的責任,但是以前許多的制度現在已經不再適用。這就和東施模仿西施一樣。在越國有個美女名叫西施,向來犯有心痛的毛病,每次心痛時,她總是輕輕地按住胸口,微微地皺著眉頭。有一次,同里中的醜女看見後,認為這樣的動作很美,於是也學西施捧心皺眉,自以為也很美。然而鄉里中的富人看見後,卻因此緊閉門戶而不出門;貧窮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