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11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咂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舌尖和上顎接觸,發出聲音,表示羨慕、讚美、驚嘆或驚慌。《金瓶梅》第三三回:「這韓道國聽了,大驚失色,口中只咂嘴,下邊頓足,就要翅趫走。」《紅樓夢》第六回:「滿屋中之物都耀眼爭光的,使人頭懸目眩。劉姥姥此時,惟點頭咂嘴,念佛而已。」
咂嘴弄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好吃貪嘴。《儒林外史》第一○回:「他一時慌了,彎下腰去抓那粉湯,又被兩個狗爭著,咂嘴弄舌的來搶那地下的粉湯喫。」
2.表示讚嘆、欣賞。《負曝閑談》第一一回:「丹陽廩生默然無語,溧陽監生還咂嘴弄舌的道妙。」
3.形容賣弄口舌。《文明小史》第一九回:「還在那裡滿嘴的說甚麼祇有一點點大,甚麼不到三寸長,也不曉得當初是怎樣裹的。他一個人咂嘴弄舌,眾人只得又談論別的。」
咂嘴弄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煩惱、為難。《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那一日,毛二鬍子接到家信,看完了咂嘴弄脣,只管獨自坐著躊躇。」
2.表示驚訝。《儒林外史》第二回:「一眼看見那小學生倣紙上的名字是荀玫,不覺就喫了一驚。一會兒咂嘴弄脣的,臉上做出許多怪物像。」
舚脣咂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吃完東西後,以舌頭舔舐嘴脣四周,並發出嘖嘖的聲音。表示吃得很飽且感到相當滿意。《紅樓夢》第六回:「說話時,劉姥姥已吃畢了飯,拉板兒過來,舚脣咂嘴的道謝。」也作「舔嘴咂舌」。
咂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舌尖抵住上顎發出聲音,表示稱讚、羨慕或驚訝等。[例]咂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動物的口。如:「嘴巴」、「嘴脣」、「狗嘴吐不出象牙來。」
器物上形狀或功能似嘴的部位。如:「壺嘴」、「瓶嘴」。
突出如口的地形。如:「山嘴」、「沙嘴」。
說話。如:「多嘴」、「貧嘴」。
躊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自得的樣子。《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毛二鬍子接到家信,看完了,咂嘴弄脣,只管獨自坐著躊躇。」
嘖嘖稱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咂嘴作聲,表示驚奇、讚嘆。如:「火山爆發的壯麗景觀,讓人嘖嘖稱奇。」
嘖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1)形容蟲鳥鳴叫聲。《爾雅.釋鳥》:「行雇唶唶,宵雇嘖嘖。」宋.邢昺.疏:「唶唶、嘖嘖,鳥聲貌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三:「那邊地方裡居民,家家蓄養蜈蚣,有大尺餘者,多放在枕畔或枕中,若有蛇至,蜈蚣便嘖嘖作聲。」(2)形容咂嘴聲。表示讚嘆、驚奇。《初刻拍案驚奇》卷六:「狄氏隨手就囊中取起來看,口裡嘖嘖道:『果然好珠!』」《文明小史》第二一回:「楊編修嘖嘖稱讚,說他輕了十年年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