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8.54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咬字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劇演唱或念白時用反切法讀字音,以別陰、陽、尖、團,使字音正確而清楚,稱為「咬字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文字」、「字母」。
字音。如:「咬字清楚」、「字正腔圓」。
書體。如:「顏字」、「柳字」。
根據本名而另外取的別名。如:「白居易字樂天」。
古時指女子許嫁。如:「待字閨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嬰兒」、「幼兒」、「兒童」、「兒戲」、「小兒科」。
年輕人。如:「中華健兒」、「三軍健兒」。
男孩子。如:「兒子」、「男兒當自強」。
兒女的總稱或自稱。如:「吾兒」、「不孝兒」。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後,構成衍聲複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沒有意義。如:「花兒」、「那兒」、「老頭兒」、「慢慢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牙齒切斷或夾住東西。如:「咬斷」、「咬人」、「咬住」、「咬了一口麵包。」
蚊蟲叮。如:「我被此地蚊蟲咬得快受不了了!」
認定不變。如:「一口咬定」。
牽連別人入罪。如:「反咬一口」、「說話要憑良心,可別隨便亂咬人!」
發音。如:「咬字不清」。
皮膚與植物或化學製品接觸而過敏。如:「這清潔劑會咬手,你要記得戴手套。」
咬文嚼字:非常仔細的斟酌文字的應用。
咬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時的字音、聲調。如:「她咬字清晰,聽起來十分悅耳。」清.徐珂《清稗類鈔.戲劇類.觀劇有南北兩派之別》:「北派之譽優也,必曰唱工佳,咬字真,而於貌之美惡,初未介意。」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